解释成语“自认不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自认不讳: 拼音:zì rèn bù hu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直认不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成语例子: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5回:“既是岳雷,自认不讳,不必审问。” 成语分字解释: “自”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翻脸不认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翻脸不认人: 拼音:fān liǎn bù rèn rén成语简拼:flbrr注音:ㄈㄢ ㄌㄧㄢˇ ㄅㄨˋ ㄖㄣˋ ㄖㄣˊ发音:(\"xxzl.com.40807233515560\"); 成语繁体:飜臉不認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翻脸无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变脸快 成语解释: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低头认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低头认罪: 拼音:dī tóu rèn zuì成语繁体:低頭認辠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承认罪行 成语解释: 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成语出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才使得大量的反革命分子没有藏身之所,而不得不低头认罪、接受改造和重新做人吗?” 成语例子: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一片青山了此身》:“伯钧,

解释成语“供认不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供认不讳: 拼音:gòng rèn bù huì成语简拼:grbh发音:(\"xxzl.com.40807422016612\"); 成语繁体:供認不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矢口抵赖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认罪 成语解释: 供认:被告对于某一事实或断言的真实性予以承认;讳:避讳。指对某项指控完全认同 成语出处: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解释成语“直认不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直认不讳: 拼音:zhí rèn bù huì成语简拼:zrbh注音:ㄓㄧˊ ㄖㄣˋ ㄅㄨˋ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7443416756\"); 成语繁体:直認不諱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自认不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成语出处: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

解释成语“迷头认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迷头认影: 拼音:mí tóu rèn yǐng成语简拼:mtry发音:(\"xxzl.com.4080159132892\"); 成语繁体:迷頭認影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认影迷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糊涂 成语解释: 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成语出处: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成语分字解释: “迷”

解释成语“无可否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可否认: 拼音:wú kě fǒu rèn成语繁体:無可否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矢口否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 不可能不承认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成语例子: 巴金《点滴·雪》:“可是他代祖先赎罪的事也是无可否认的。”英语翻译:admittedly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认影迷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影迷头: 拼音:rèn yǐng mí tóu成语简拼:rymt发音:(\"xxzl.com.4072115556820\"); 成语繁体:認影迷頭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迷头认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糊涂 成语解释: 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成语出处: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成语例

解释成语“认影为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影为头: 拼音:rèn yǐng wéi tóu成语简拼:rywt注音:ㄖㄣˋ ㄧㄥˇ ㄨㄟˊ ㄊㄡˊ发音:(\"xxzl.com.40807195715488\"); 成语繁体:認影為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糊涂 成语解释: 佛教语。谓认虚作实。 成语出处: 《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解释成语“认死理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死理儿: 拼音:rèn sǐ lǐ ér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认死理、认死扣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坚持某种道理或理由 成语出处: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成语例子: 她最大的缺点就是认死理儿英语翻译:stubborn 成语分字解释: “认” 的基本字

解释成语“认鸡作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鸡作凤: 拼音:rèn jī zuò fèng成语简拼:rjzf注音:ㄖㄣˋ ㄐㄧ ㄗㄨㄛˋ ㄈㄥˋ发音:(\"xxzl.com.40807102315033\"); 成语繁体:認鶏作鳳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的看法 成语解释: 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 成语出处: 《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

解释成语“错认颜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错认颜标: 拼音:cuò rèn yán biāo成语简拼:cryb发音:(\"xxzl.com.40807191815441\"); 成语繁体:錯認顔標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头脑不清醒 成语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见到颜

解释成语“认仇作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仇作父: 拼音:rèn chóu zuò fù成语简拼:rczf注音:ㄖㄣˋ ㄔㄡˊ ㄗㄨㄛˋ ㄈㄨˋ发音:(\"xxzl.com.40807103815053\"); 成语繁体:認讎作父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认贼作父、认敌作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 成语解释: 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解释成语“认奴作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奴作郎: 拼音:rèn nú zuò láng成语简拼:rnzl注音:ㄖㄣˋ ㄋㄨˊ ㄗㄨㄛˋ ㄌㄤˊ发音:(\"xxzl.com.40807195415487\"); 成语繁体:認奴作郎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糊涂 成语解释: 谓颠三倒四,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景德传灯录·良价禅师》:“师曰:‘城中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 成

解释成语“误认颜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误认颜标: 拼音:wù rèn yán biāo成语简拼:wryb发音:(\"xxzl.com.40807183015381\"); 成语繁体:誤認顔標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人见识不广 成语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成语例子: 他少年时代为题扇,以此调之,妓家借托盛名,

解释成语“认敌作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敌作父: 拼音:rèn dí zuò fù成语简拼:rdzf注音:ㄖㄣˋ ㄉㄧˊ ㄗㄨㄛˋ ㄈㄨˋ发音:(\"xxzl.com.40807104115056\"); 成语繁体:認敵作父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认仇作父、认贼作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 成语解释: 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 蒲韧《二千年间》八:“同时

解释成语“认贼为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贼为子: 拼音:rèn zéi wéi zǐ成语简拼:rzwz注音:ㄖㄣˋ ㄗㄟˊ ㄨㄟˊ ㄗㄧˇ发音:(\"xxzl.com.40807043414633\"); 成语繁体:認賊為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认贼作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把坏人当作亲人 成语解释: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成语出处: 《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

解释成语“矢口否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矢口否认: 拼音:shǐ kǒu fǒu rèn成语简拼:skfr注音:ㄕㄧˇ ㄎㄡˇ ㄈㄡˇ ㄖㄣˋ发音:(\"xxzl.com.40805551611673\"); 成语繁体:矢口否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矢口抵赖反义词:供认不讳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

解释成语“认贼作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贼作子: 拼音:rèn zéi zuò zǐ成语简拼:rzzz注音: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ㄗㄧˇ发音:(\"xxzl.com.40807102815039\"); 成语繁体:認賊作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认贼为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把坏人当作亲人 成语解释: 见“认贼为子”。 成语出处: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

解释成语“认贼为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认贼为父: 拼音:rèn zéi wéi fù成语简拼:rzwf注音:ㄖㄣˋ ㄗㄟˊ ㄨㄟˊ ㄈㄨˋ发音:(\"xxzl.com.40807102515036\"); 成语繁体:認賊為父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认贼作父、认仇作父、认敌作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 成语解释: 见“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 苏曼殊《遁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