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直认不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直认不讳:

拼音:zhí rèn bù huì
成语简拼:zrbh
注音:ㄓㄧˊ ㄖㄣˋ ㄅㄨˋ ㄏㄨㄟˋ
发音:("xxzl.com.40807443416756");
成语繁体:直認不諱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自认不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成语出处: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成语例子: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成语分字解释:

“直” 的基本字义: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
含有

“直” 的成语:

例直禁简
恶直丑正
举直错枉
鸣雁直木
事核言直
小枉大直
正法直度
正色直绳
直眉楞眼
直眉睖眼
直言切谏
直言正谏
纵曲枉直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直言勿讳
中通外直
主圣臣直
主明臣直
正直无阿

“认” 的基本字义:

分辨,识别:~生。~得。辨~。 表示同意:~可。~账。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亲。 认吃亏:这事没办成,我~了。
含有

“认” 的成语:

认祖归宗
认影迷头
迷头认影
无可否认
矢口否认
认死理儿
认贼为子
认仇作父
认敌作父
认鸡作凤
认贼为父
认贼作子
误认颜标
错认颜标
认奴作郎
认影为头
低头认罪
翻脸不认人
供认不讳
直认不讳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讳” 的基本字义: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含有

“讳” 的成语:

讳疾忌医
讳兵畏刑
讳败推过
讳恶不悛
直言勿讳
无所忌讳
直言不讳
无庸讳言
不讳之朝
不讳之路
以言为讳
直言无讳
转喉触讳
正言不讳
不讳之变
不讳之门
临文不讳
正谏不讳
讳树数马
入门问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