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解释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成语简拼:fmzc发音:(\"xxzl.com.4080446328915\");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反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

解释成语“蠹政病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蠹政病民: 拼音:dù zhèng bìng mín成语简拼:dzbm注音:ㄉㄨˋ ㄓㄥˋ ㄅㄧㄥ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80321125890\"); 成语繁体:蠧政病民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蠹国病民、祸国殃民、蠹政害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成语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

解释成语“政荒民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政荒民弊: 拼音:zhèng huāng mín b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成语解释: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成语分字解释: “政” 的基本字义: 治理

解释成语“蠹政害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蠹政害民: 拼音:dù zhèng hài mín成语简拼:dzhm注音:ㄉㄨˋ ㄓㄥˋ ㄏㄞ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72341431239\"); 成语繁体:蠧政害民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蠹政病民、蠹国病民、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成语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 《

解释成语“拥政爱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拥政爱民: 拼音:yōng zhèng ài mín成语简拼:yzam注音:ㄩㄥ ㄓㄥˋ ㄞ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7181409395\"); 成语繁体:擁政愛民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民军队 成语解释: 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 成语例子: 人民军队拥政爱民英语翻译:support the

解释成语“尸位病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位病民: 拼音:shī wèi bìng mín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尸禄害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死人的身体:~

解释成语“残民害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残民害理: 拼音:cán mín hài lǐ成语简拼:cmhl发音:(\"xxzl.com.4071943393872\"); 成语繁体:殘民害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干坏事 成语解释: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

解释成语“国安民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国安民泰: 拼音:guó ān mín tà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泰民安反义词:兵荒马乱、国弱民穷、国破家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 成语解释: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成语分字解释: “国” 的基本字义: 有

解释成语“误国殄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误国殄民: 拼音:wù guó tiǎn mín成语繁体:誤國殄民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误国殃民、误国害民、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成语例子: 元·吴亮《劝忍百箴》:“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英语

解释成语“裕国足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裕国足民: 拼音:yù guó zú mín注音:ㄧㄩˋ ㄍㄨㄛˊ ㄗㄨˊ ㄇㄧㄣˊ成语繁体:裕國足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裕民足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裕:富饶。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国足民,更不外索。” 成语分字解释: “裕” 的基本字义: 丰富

解释成语“民富国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民富国强: 拼音:mín fù guó qiáng成语简拼:mfgq注音:ㄇㄧㄣˊ ㄈㄨˋ ㄍㄨㄛˊ ㄑㄧㄤˊ发音:(\"xxzl.com.4071907092327\"); 成语繁体:民富國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国富民强反义词:民不聊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

解释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成语繁体:同病相憐,同憂相捄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同病相怜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解释: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

解释成语“花魔酒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花魔酒病: 拼音:huā mó jiǔ bìng成语繁体:蘤魔酒病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 指沉湎于酒色 成语出处: 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成语例子: 明·梅鼎祚《玉合记·酧负》:“早除却花魔酒病,惯闻他鹤唳猿声,守清夜药垆丹鼎。”英语翻译:be addicted to drink

解释成语“天之戮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之戮民: 拼音:tiān zhī lù mín成语简拼:tzlm注音:ㄊㄧㄢ ㄓㄧ ㄌㄨ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806392713943\"); 成语繁体:天之剹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之僇民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罪人 成语解释: 亦作“天之僇民”。受天惩罚的人;罪人。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孔子曰:‘

解释成语“多愁善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多愁善病: 拼音:duō chóu shàn bìng成语简拼:dcsb注音:ㄉㄨㄛ ㄔㄡˊ ㄕㄢˋ ㄅㄧㄥˋ发音:(\"xxzl.com.408023305380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多愁多病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体弱多病 成语解释: 见“多愁多病”。 成语出处: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

解释成语“出榜安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出榜安民: 拼音:chū bǎng ān mí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政府行为 成语解释: 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秋毫无犯。” 成语例子: 金玉舟《赵匡胤》第40章:“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派部下各将,

解释成语“负薪之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负薪之病: 拼音:fù xīn zhī bì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负薪之忧、负薪之疾 成语用法: 作宾语;借指生病 成语解释: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英语翻译:a slight indisposition 成语分字解释: “负” 的基

解释成语“泡病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泡病号: 拼音:pào bìng hào注音:ㄆㄠˋ ㄅㄧㄥˋ ㄏㄠˋ成语繁体:泡病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 成语例子: 我们不能靠泡病号来混下去英语翻译:dawdle with an excuse of illness 日语翻译:仮病(けびょう)を蕍って仕事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