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政荒民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政荒民弊:

拼音:zhèng huāng mín bì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成语解释: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成语分字解释:

“政” 的基本字义: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
含有

“政” 的成语:

政通人和
拥政爱民
政简刑清
精兵简政
改政移风
政清人和
蠹政害民
政荒民弊
发政施仁
人存政举
蠹政病民
尸禄害政
异政殊俗
秉政当轴
政清狱简
政平讼息
政平讼理
政由己出
政出多门
人自为政

“荒” 的基本字义: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含有

“荒” 的成语:

荒郊野外
荒山野岭
荒淫无道
天荒地老
荒诞无稽
丰年玉荒年谷
地老天荒
兵荒马乱
荒时暴月
地塌天荒
人荒马乱
四荒八极
天老地荒
政荒民弊
虾荒蟹乱
荒郊旷野
蟹荒蟹乱
龙荒蛮甸
龙荒朔漠
穷荒绝徼

“民” 的基本字义: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
含有

“民” 的成语:

物阜民熙
国脉民命
政荒民弊
误国害民
福国利民
病民害国
保境息民
吊民伐罪
辅世长民
节用裕民
民胞物与
裕民足国
急吏缓民
节用爱民
救世济民
民生国计
辱国殄民
束杖理民
殷民阜财
尊主泽民

“弊” 的基本字义: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 败,疲困。 古同蔽,隐蔽。
含有

“弊” 的成语:

弊多利少
舞弊营私
医时救弊
徇私作弊
有一利必有一弊
营私舞弊
兴利除弊
无私有弊
弊绝风清
除奸革弊
弊衣蔬食
杜弊清源
救偏补弊
寻弊索瑕
营私作弊
有利有弊
兴利剔弊
政荒民弊
弊车羸马
补偏救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