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人琴俱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成语简拼:rqjw
注音:ㄖㄣˊ ㄑㄧㄣˊ ㄐㄨˋ ㄨㄤˊ
发音:("xxzl.com.4080427508182");
成语繁体:人琹俱亡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人琴俱逝、睹物思人、人琴两亡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成语解释: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成语例子:

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成语故事: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  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  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  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  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英语翻译:Both the man and his lute have perished.
成语谜语:伯牙悼子期

成语分字解释:

“人” 的基本字义: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含有

“人” 的成语:

避人耳目
避人眼目
不步人脚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成人之善
持人长短
出人望外
得人死力
感人肺肝
感人心脾
骇人视听
豁人耳目
寄人檐下
沁人心肺
沁人心腑
阒无人声
视人如伤
拾人唾涕
拾人唾余
授柄于人

“琴” 的基本字义: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
含有

“琴” 的成语:

琴棋书画
煮鹤焚琴
剑胆琴心
焚琴煮鹤
卖剑买琴
焚琴鬻鹤
破琴绝弦
琴歌酒赋
烧琴煮鹤
煮鹤烧琴
琴心剑胆
一琴一鹤
瑟弄琴调
瑟调琴弄
琴瑟不调
牛听弹琴
琴瑟和好
人琴俱逝
人琴两亡
琴瑟失调

“俱” 的基本字义: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含有

“俱” 的成语:

两败俱伤
俱收并蓄
万事俱休
万念俱寂
身名俱灭
玉石俱焚
一应俱全
心胆俱裂
五毒俱全
才貌俱全
面面俱圆
寝食俱废
人琴俱逝
身名俱败
身名俱泰
心胆俱碎
五味俱全
二罪俱罚
万籁俱静
水陆俱备

“亡” 的基本字义: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含有

“亡” 的成语:

名存实亡
救亡图存
进退存亡
家破人亡
国破家亡
存亡绝续
存亡继绝
存亡安危
齿亡舌存
存亡续绝
家亡国破
死生存亡
推亡固存
亡魂丧魄
亡猿祸木
兴亡祸福
兴亡继绝
招亡纳叛
家破身亡
破国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