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兼人之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兼人之材: 拼音:jiān rén zhī cái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兼人之才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称赞人 成语解释: 兼人:胜过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东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办不了。” 成语分字解释: “兼” 的基本字义: 加倍

解释成语“材朽行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材朽行秽: 拼音:cái xiǔ xíng huì成语简拼:cxxh注音:ㄘㄞˊ ㄒㄧㄨˇ ㄒㄧㄥˊ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224303544\"); 成语繁体:材朽行穢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 谓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高材捷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高材捷足: 拼音:gāo cái jié zú成语简拼:gcjz注音:ㄍㄠ ㄘㄞˊ ㄐㄧㄝ ˊ ㄗㄨˊ发音:(\"xxzl.com.4080236533909\");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高才捷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才能出众 成语解释: 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出处: 《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

解释成语“材轻德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材轻德薄: 拼音:cái qīng dé bó成语简拼:cqdb注音:ㄘㄞˊ ㄑㄧㄥ ㄉㄜˊ ㄅㄛˊ发音:(\"xxzl.com.4080224243538\"); 成语繁体:材輕惪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才轻德薄反义词:德才兼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

解释成语“靖言庸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靖言庸违: 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成语简拼:jyyw注音:ㄐㄧㄥˋ ㄧㄢˊ ㄩㄥ ㄨㄟˊ发音:(\"xxzl.com.4080422577840\"); 成语繁体:靖言庸違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言行不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言行不一 成语解释: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

解释成语“长材小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长材小试: 拼音:cháng cái xiǎo shì成语简拼:ccxs注音:ㄔㄤˊ ㄘㄞˊ ㄒㄧㄠˇ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1956294386\"); 成语繁体:長材小試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长才短驭、大材小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同“大材小用” 成语解释: 犹言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 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

解释成语“高材疾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高材疾足: 拼音:gāo cái jí zú成语简拼:gcjz注音:ㄍㄠ ㄘㄞˊ ㄐㄧˊ ㄗㄨˊ发音:(\"xxzl.com.4080143232439\");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高材捷足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解释: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

解释成语“人材出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材出众: 拼音:rén cái chū zhòng成语简拼:rccz发音:(\"xxzl.com.4080351246233\"); 成语繁体:人材出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才出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成语解释: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第四回:“我想我们二官人材出众,生得又秀气

解释成语“材剧志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材剧志大: 拼音:cái jù zhì dà成语简拼:cjzd注音:ㄘㄞˊ ㄐㄨˋ ㄓㄧˋ ㄉㄚˋ发音:(\"xxzl.com.40810230216920\"); 成语繁体:材劇志大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解释: 指才智多,志向大。 成语出处: 《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靖言庸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靖言庸回: 拼音:jìng yán yōng huí成语简拼:jyyh注音:ㄐㄧㄥˋ ㄧㄢˊ ㄩㄥ ㄏㄨㄟˊ发音:(\"xxzl.com.4080257524275\"); 成语繁体:靖言庸迴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靖言庸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言行不一 成语解释: 同“靖言庸违”。 成语出处: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成语例子: 章炳麟《驳康

解释成语“一表人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表人材: 拼音:yī biǎo rén cái成语简拼:ybrc注音:ㄧ ㄅㄧㄠˇ ㄖㄣˊ ㄘㄞˊ发音:(\"xxzl.com.40806410414062\");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表人物、一表人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见“一表人物”。 成语出处: 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颖悟过

解释成语“砭庸针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砭庸针俗: 拼音:biān yōng zhēn sú成语简拼:byzs注音:ㄅㄧㄢ ㄩㄥ ㄓㄣ ㄙㄨˊ发音:(\"xxzl.com.4080117001738\"); 成语繁体:砭庸針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针对时局采取对策 成语解释: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成语出处: 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

解释成语“材大难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材大难用: 拼音:cái dà nán yòng成语简拼:cdny注音:ㄘㄞˊ ㄉㄚˋ ㄣㄢˋ ㄩㄥˋ发音:(\"xxzl.com.4080503359470\"); 成语繁体:材大難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怀才不遇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怀才不遇 成语解释: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 战国 宋 庄周

解释成语“反面教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反面教材: 拼音:fǎn miàn jiào cái成语简拼:fmjc发音:(\"xxzl.com.40805390910589\");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借指坏的典型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

解释成语“无庸讳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庸讳言: 拼音:wú yōng huì yán成语简拼:wyhy注音:ㄨˊ ㄩㄥ ㄏㄨㄟˋ ㄧㄢˊ发音:(\"xxzl.com.40805534711573\"); 成语繁体:無庸諱言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反义词: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分句;指可以坦率地说 成语解释: 不必忌讳这样说。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斗筲之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斗筲之材: 拼音:dǒu shāo zhī cái成语繁体:鬥蕱之材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斗筲之徒、斗筲之器、斗筲之人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气量狭小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成语例子: 晋·袁

解释成语“樗栎庸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樗栎庸材: 拼音:chū lì yōng cái成语简拼:clyc发音:(\"xxzl.com.4080132102168\"); 成语繁体:樗櫟庸材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碌碌无为、平庸无奇反义词:才华出众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无用之材 成语解释: 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 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

解释成语“静言庸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静言庸违: 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成语简拼:jyyw注音:ㄐㄧㄥˋ ㄧㄢˊ ㄩㄥ ㄨㄟˊ发音:(\"xxzl.com.40805180710288\"); 成语繁体:静言庸違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成语出处: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中庸之道: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成语简拼:zyzd注音:ㄓㄨㄙ ㄩㄥ ㄓㄧ ㄉㄠˋ发音:(\"xxzl.com.40805481911202\");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偏不倚反义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

解释成语“栎阳雨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栎阳雨金: 拼音:lì yáng yǔ jīn成语简拼:lyyj注音:ㄩㄝˋ ㄧㄤˊ ㄧㄩˇ ㄐㄧㄣ发音:(\"xxzl.com.40806375013852\"); 成语繁体:櫟陽雨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