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概而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概而论: 拼音:yī gài ér lùn成语简拼:ygel注音:ㄧ ㄍㄞˋ ㄦˊ ㄌㄨㄣˋ发音:(\"xxzl.com.40805505911382\"); 成语繁体:一槩而論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等量齐观反义词:天壤之别、明辨是非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

解释成语“以偏概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偏概全: 拼音:yǐ piān gài quán成语简拼:ypgq注音:ㄧˇ ㄆㄧㄢ ㄍㄞˋ ㄑ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5422910822\"); 成语繁体:以偏槩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一概而论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以: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

解释成语“概日凌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概日凌云: 拼音:gài rì líng yún成语简拼:grly注音:ㄍㄞˋ ㄖㄧˋ ㄌㄧㄥˊ ㄧㄨㄣˊ发音:(\"xxzl.com.4080120301831\"); 成语繁体:槩日凌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很高 成语解释: 蔽日穿云,形容很高 成语出处: 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

解释成语“想望风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想望风概: 拼音:xiǎng wàng fēng gà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想望风采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非常仰慕 成语解释: 想望:仰慕;风概:节操。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成语出处: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概,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英语翻译:wish to see your pleasant face 成语分字解

解释成语“概不由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概不由己: 拼音:gài bù yóu jǐ成语简拼:gbyj发音:(\"xxzl.com.40807125115190\"); 成语繁体:槩不由己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能自主 成语解释: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解释成语“粗具梗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粗具梗概: 拼音:cū jù gěng gài成语繁体:麤具梗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成语出处: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成语分字解释: “粗” 的基本字义: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

解释成语“不少概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少概见: 拼音:bù shǎo gài jiàn成语繁体:不少槩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司空见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 成语解释: 概:大略。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指难以真正见到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成语分字解释: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

解释成语“一概而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概而言: 拼音:yī gài ér yán成语繁体:一槩而言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概而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俄语翻译:подход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