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概而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一概而论: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成语简拼:ygel
注音:ㄧ ㄍㄞˋ ㄦˊ ㄌㄨㄣˋ
发音:("xxzl.com.40805505911382");
成语繁体:一槩而論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反义词:天壤之别、明辨是非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成语正音:概,不能读作“kǎi”。
成语辨形:概,不能写作“慨”。
成语例子:
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英语翻译:treat different things as the same
日语翻译:一律(いちりつ)に論(ろん)ずる
俄语翻译: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
其他语言:considérer en bloc
成语分字解释: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概” 的基本字义:
大略,总括:大~。~论。~述。~貌。梗~。~要。~算。~括。~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几率
含有
“概” 的成语:
斠然一概
概日凌云
以偏概全
一概而论
一概而言
不少概见
概不由己
粗具梗概
想望风概
“而” 的基本字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含有
“而” 的成语:
泥而不滓
墙面而立
神而明之
顺非而泽
同年而校
同日而论
望屋而食
无德而称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毋翼而飞
析骨而炊
言而不信
一呵而就
尤而效之
鱼贯而出
鱼烂而亡
韫椟而藏
择地而蹈
“论” 的基本字义: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看待:一概而~。 衡量,评定:~罪。~功行
含有
“论” 的成语:
齿牙馀论
拨万论千
长谈阔论
成千论万
放言高论
高谈虚论
衡短论长
闳言高论
面争庭论
虚论高议
论长说短
论道经邦
论德使能
论短道长
论功封赏
论黄数白
论世知人
评头论脚
数黑论白
说长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