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束兵秣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兵秣马: 拼音:shù bīng mò mǎ成语简拼:sbmm注音:ㄕㄨ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成语繁体:束兵秣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厉兵秣马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成语解释: 犹厉兵秣马。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成语分字解释: “束” 的基本

解释成语“绸缪束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绸缪束薪: 拼音:chóu móu shù xīn成语简拼:cmsx发音:(\"xxzl.com.4080430328356\"); 成语繁体:綢繆束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比喻婚姻的结合 成语解释: 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成语出处: 《诗经 唐风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成语分字解释: “绸”

解释成语“束身修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身修行: 拼音:shù shēn xiū xí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束身:约束自身。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成语出处: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成语分字解释: “束” 的基本字义: 捆住,系:~缚。~装(

解释成语“束发封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发封帛: 拼音:shù fā fēng bó成语简拼:sffb注音:ㄕㄨˋ ㄈㄚˋ ㄈㄥ ㄅㄛˊ成语繁体:束發封帛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新唐书 列女传 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

解释成语“束手无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无策: 拼音:shù shǒu wú cè成语简拼:sswc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ㄘㄜˋ发音:(\"xxzl.com.40805551811676\"); 成语繁体:束手無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能为力、一筹莫展反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急中生智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

解释成语“心术不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心术不定: 拼音:xīn shù bù dì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心术:心计。心计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不想今日去往无门,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只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聚。” 成语分字解释: “心” 的基本字义: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

解释成语“坏人心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坏人心术: 拼音:huài rén xīn shù成语简拼:hrxs发音:(\"xxzl.com.40805574111834\"); 成语繁体:壞人心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成语出处: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

解释成语“束手听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听命: 拼音:shù shǒu tīng mìng成语简拼:sstm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ㄊㄧㄥ ㄇㄧㄥˋ成语繁体:束手聽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俯首听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拱手听从命令。 成语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成

解释成语“单复之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单复之术: 拼音:dān fù zhī shù成语繁体:單復之術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战争 成语解释: 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成语分字解释: “单” 的基本字义: 不复杂:~纯。简~。~调(diào)。 独一

解释成语“束上起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上起下: 拼音:shù shàng qǐ xià成语简拼:ssqx注音:ㄕㄨˋ ㄕㄤˋ ㄑㄧˇ ㄒㄧㄚ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承上启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诗文评论 成语解释: 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清·栖霞居士评阅:“下半折遥承第十回,以碧桃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 成

解释成语“束蕴乞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蕴乞火: 拼音:shù yùn qǐ huǒ成语简拼:syqh成语繁体:束蘊乞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缊举火、束缊请火、束缊还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成语解释: 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成语例子: 宋·方岳《三虎行》:“打门声急谁氏子,

解释成语“束手无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无措: 拼音:shù shǒu wú cuò成语简拼:sswc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ㄘㄨㄛˋ成语繁体:束手無措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无策、束手无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解释: 同“束手无策”。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解释成语“束手坐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坐视: 拼音:shù shǒu zuò shì成语简拼:sszs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ㄗㄨㄛˋ ㄕㄧˋ成语繁体:束手坐視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旁观、袖手旁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成语解释: 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 《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

解释成语“久束湿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久束湿薪: 拼音:jiǔ shù shī xīn成语简拼:jssx注音:ㄐㄧㄨˇ ㄕㄨˋ ㄕㄧ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6372813825\"); 成语繁体:久束濕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成语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

解释成语“神术妙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术妙法: 拼音:shén shù miào fǎ成语繁体:神術玅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神术妙策、神谋妙策、神机妙策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计谋等 成语解释: 术:手段,策略。神妙莫测的计策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广成子》第二折:“师父当展神术妙法,可以立国安邦,显耀英豪也。”英语翻译:wonderful stratagem

解释成语“束之高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之高屋: 拼音:shù zhī gāo wū成语简拼:szgw注音:ㄕㄨˋ ㄓㄧ ㄍㄠ ㄨ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之高阁、束置高阁、束在高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着不用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 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英语翻译:hang by the wall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束手就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就殪: 拼音:shù shǒu jiù yì成语简拼:ssjy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ㄐㄧㄨˋ ㄧ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就擒、束手就死、束手就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束手待毙”。 成语出处: 《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英语翻译:await destruction in a

解释成语“束手就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就死: 拼音:shù shǒu jiù s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就毙、束手就戮、束手待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成语解释: 束:捆绑。捆起手来等死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英语翻译: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d

解释成语“悬车束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悬车束马: 拼音:xuán chē shù mǎ成语简拼:xcsm注音:ㄒㄨㄢˊ ㄔㄜ ㄕㄨˋ ㄇㄚˇ发音:(\"xxzl.com.4072042065920\"); 成语繁体:懸車束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悬兵束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形容险阻。 成语出处: 《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

解释成语“束手受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受戮: 拼音:shù shǒu shòu lù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束手待毙、束手待死、引颈受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坐以待毙 成语解释: 束:捆绑;戮:杀。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