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攀花问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攀花问柳: 拼音:pān huā wèn liǔ成语简拼:phwl注音:ㄆㄢ ㄏㄨㄚ ㄨㄣˋ ㄌㄧㄨˇ发音:(\"xxzl.com.4072104216386\"); 成语繁体:攀蘤問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攀花折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男子狎妓 成语解释: 见“攀花折柳”。 成语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

解释成语“博学审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学审问: 拼音:bó xué shěn wèn成语繁体:博壆審問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学习态度 成语解释: 博:广;审:详尽细密。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成语分字解释: “博” 的基本字义: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

解释成语“音问相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音问相继: 拼音:yīn wèn xiāng jì成语繁体:音問相繼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音问杳然、音问两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音问:音信。书信和别人捎来的问候连续而来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令狐仆射》诗题:“令狐仆射与予投分素深,纵山川阻峭,然音问相继。” 成语分字解释: “音” 的基本字义: 声,亦特

解释成语“问十道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十道百: 拼音:wèn shí dào bǎi成语简拼:wsdb注音:ㄨㄣˋ ㄕㄧˊ ㄉㄠˋ ㄅㄞˇ发音:(\"xxzl.com.4080507539748\"); 成语繁体:問十道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问一答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 犹言问一答十。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解释成语“蜚蓬之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蜚蓬之问: 拼音:fēi péng zhī wèn注音:ㄈㄟ ㄆㄥˊ ㄓㄧ ㄨㄣˋ成语繁体:蜚蓬之問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稽之谈、道听途说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无根据的传闻 成语解释: 蜚:通“飞”;蓬:蓬草。比喻无根据的传闻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蜚蓬之问,明主不听也。无度之言,明主不许也。” 成语例子: 章炳麟《訄书

解释成语“载酒问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载酒问字: 拼音:zài jiǔ wèn zì成语简拼:zjwz发音:(\"xxzl.com.40807335216207\"); 成语繁体:載酒問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勤学好问 成语解释: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成语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

解释成语“以口问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口问心: 拼音:yǐ kǒu wèn xīn成语简拼:ykwx注音:ㄧˇ ㄎㄡˇ ㄨㄣˋ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6413314098\"); 成语繁体:以口問心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扪心自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

解释成语“问天买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天买卦: 拼音:wèn tiān mǎi guà成语简拼:wtmg注音:ㄨㄣˋ ㄊㄧㄢ ㄇㄞˇ ㄍㄨㄚˋ发音:(\"xxzl.com.40806061812434\"); 成语繁体:問天買卦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成语出处: 《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三娘起对诸亲,

解释成语“不问皂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问皂白: 拼音:bù wèn zào bái成语简拼:bwzb注音:ㄅㄨˋ ㄨㄣˋ ㄗㄠˋ ㄅㄞˊ发音:(\"xxzl.com.40807083014897\"); 成语繁体:不問皁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不分皂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是非不分 成语解释: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成语出处: 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

解释成语“寻山问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寻山问水: 拼音:xún shān wèn shuǐ成语繁体:尋山問水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游山玩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寻:探求。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

解释成语“一问三不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问三不知: 拼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成语简拼:ywsz注音:ㄧ ㄨㄣˋ ㄙㄢ ㄅㄨˋ ㄓㄧ发音:(\"xxzl.com.4080503199453\"); 成语繁体:一問三不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装疯卖傻、一无所知反义词:无所不知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分句;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

解释成语“延津之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延津之合: 拼音:yán jīn zhī hé成语简拼:yjzh注音:ㄧㄢˊ ㄐㄧㄣ ㄓㄧ ㄏㄜˊ发音:(\"xxzl.com.40806403814032\");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延津剑合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见“延津剑合”。 成语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

解释成语“潜图问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潜图问鼎: 拼音:qián tú wèn dǐng成语繁体:潛圖問鼎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问鼎:询问鼎的大小轻重,比喻篡夺。比喻企图暗中篡夺 成语出处: 南朝·齐·武帝《诛张敬儿诏》:“假托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征祥,潜图问鼎。”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定王派王孙满去犒劳楚子,楚子(楚

解释成语“入门问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入门问讳: 拼音:rù mén wèn huì成语简拼:rmwh注音:ㄖㄨˋ ㄇㄣˊ ㄨㄣˋ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7260615729\"); 成语繁体:入門問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指尊重别人的习俗 成语解释: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解释成语“问羊知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羊知马: 拼音:wèn yáng zhī mǎ成语简拼:wyzm注音:ㄨㄣˋ ㄧㄤˊ ㄓㄧ ㄇㄚˇ发音:(\"xxzl.com.40807262815751\"); 成语繁体:問羊知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问牛知马、触类旁通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解释成语“问安视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安视膳: 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成语简拼:wass注音:ㄨㄣˋ ㄢ ㄕㄧˋ ㄕㄢˋ发音:(\"xxzl.com.4071950444160\"); 成语繁体:問安視饍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问寝视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子女侍奉父母 成语解释: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问寝视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问寝视膳: 拼音:wèn qǐn shì shàn成语简拼:wqss注音:ㄨㄣˋ ㄑㄧㄣˇ ㄕㄧˋ ㄕㄢˋ发音:(\"xxzl.com.407225649216\"); 成语繁体:問寢視饍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问安视膳、问安视寝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子女侍奉父母 成语解释: 见“问安视膳”。 成语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

解释成语“音问两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音问两绝: 拼音:yīn wèn liǎng jué成语简拼:ywlj发音:(\"xxzl.com.4080433458572\"); 成语繁体:音問兩絶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音问杳然反义词:音问相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

解释成语“有问必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问必答: 拼音:yǒu wèn bì dá成语简拼:ywbd发音:(\"xxzl.com.4080500499286\"); 成语繁体:有問必答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一问一答、谆谆教诲反义词:问而不答、一问三不知、不耻下问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成语出处: 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

解释成语“十死不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死不问: 拼音:shí sǐ bù wèn成语简拼:ssbw注音:ㄕㄧˊ ㄙㄧˇ ㄅㄨˋ ㄨㄣˋ成语繁体:十死不問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成语出处: 《北史·艺术传·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成语分字解释: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