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意攘心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意攘心劳: 拼音:yì rǎng xīn láo成语繁体:意攘心勞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攘:扰乱。思绪不安,心中感动劳累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卢生也,也是你三生累积功千劫,教我一夜思量计万条,意攘心劳。” 成语分字解释: “意” 的基本字义: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

解释成语“熙熙攘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熙熙攘攘: 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成语简拼:xxrr注音:ㄒㄧ ㄒㄧ ㄖㄤˇ ㄖㄤˇ发音:(\"xxzl.com.4071847361718\"); 成语繁体:熈熈攘攘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反义词:门前冷落、门可罗雀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成语解释: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解释成语“兵戈扰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成语简拼:bgrr发音:(\"xxzl.com.4080422277802\"); 成语繁体:兵戈擾攘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兵戈抢攘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动荡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

解释成语“攘臂一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攘臂一呼: 拼音:rǎng bì yī hū成语简拼:rbyh发音:(\"xxzl.com.40807310316070\"); 成语繁体:攘臂一嘑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振臂一呼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 成语解释: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成语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民熙物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民熙物阜: 拼音:mín xī wù fù成语简拼:mxwf注音:ㄇㄧㄣˊ ㄒㄧ ㄨˋ ㄈㄨˋ发音:(\"xxzl.com.4072041135884\"); 成语繁体:民熈物阜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民康物阜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 成语解释: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成语出处: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民

解释成语“内修外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内修外攘: 拼音:nèi xiū wai rǎng成语简拼:nxwr注音:ㄣㄟˋ ㄒㄧㄨ ㄨㄞˋ ㄖㄤˇ发音:(\"xxzl.com.4072102316317\");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成语解释: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成语出处: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

解释成语“熙熙壤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熙熙壤壤: 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成语简拼:xxrr注音:ㄒㄧ ㄒㄧ ㄖㄤˇ ㄖㄤˇ发音:(\"xxzl.com.4080310255068\"); 成语繁体:熈熈壤壤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熙熙攘攘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成语解释: 见“熙熙攘攘”。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解释成语“安内攘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安内攘外: 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成语简拼:anrw注音:ㄢ ㄣㄟˋ ㄖㄤˇ ㄨㄞˋ发音:(\"xxzl.com.407193631356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抽薪止沸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成语解释: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

解释成语“攘袂切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攘袂切齿: 拼音:rǎng mèi qiè chǐ成语繁体:攘袂切齒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愤怒等 成语解释: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秦观《进策·边防》:“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成语分字解释: “攘” 的基本字义: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

解释成语“重熙累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重熙累洽: 拼音:chóng xī lěi qià成语简拼:cxlq注音:ㄓㄨㄙˋ ㄒㄧ ㄌㄟˇ ㄑㄧㄚˋ发音:(\"xxzl.com.4080218333342\"); 成语繁体:重熈纍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重光累洽、重熙累盛、重熙累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繁荣稳定 成语解释: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东

解释成语“熙熙融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熙熙融融: 拼音:xī xī róng róng成语简拼:xxrr发音:(\"xxzl.com.4080322556014\"); 成语繁体:熈熈融融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亲爱和睦的样子。 成语出处: 梁启超《劫灰梦 独啸》:“今值大难已平,回銮已达,满目熙熙融融,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成语例子: 〖示例〗院里的人都

解释成语“攘外安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攘外安内: 拼音:rǎng wài ān nèi成语简拼:rwan发音:(\"xxzl.com.4080304054753\");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安内攘外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处理内外关系 成语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物阜民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物阜民熙: 拼音:wù fù mín x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物阜民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局面等 成语解释: 阜:丰富;熙:吉祥。物产丰富,人民幸福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我则待罢刀兵,安社稷,则要的物阜民熙,则俺这为臣子要当竭力。”英语翻译:Goods are in plentiful suppl

解释成语“奋袂攘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奋袂攘襟: 拼音:fèn mèi rǎng jīn成语繁体:奮袂攘襟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人很激动 成语解释: 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挥袖攘襟站起。形容愤恨或激动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 成语分字解释: “奋” 的基本字义: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