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困心衡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困心衡虑: 拼音:kùn xīn héng lǜ成语简拼:kxhl注音:ㄎㄨㄣˋ ㄒㄧㄣ ㄏㄥˊ ㄌㄩˋ发音:(\"xxzl.com.4080153262749\"); 成语繁体:困心衡慮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困心横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成语解释: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

解释成语“困而学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困而学之: 拼音:kùn ér xué zhī成语简拼:kexz发音:(\"xxzl.com.40805574411837\"); 成语繁体:困而壆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困而不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成语解释: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成语出处: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解释成语“困心横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困心横虑: 拼音:kùn xīn héng lǜ成语简拼:kxhl注音:ㄎㄨㄣˋ ㄒㄧㄣ ㄏㄥˊ ㄌㄩˋ发音:(\"xxzl.com.4080124011936\"); 成语繁体:困心横慮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困心衡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成语解释: 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

解释成语“骐骥困盐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骐骥困盐车: 拼音:qí jì kùn yán chē成语简拼:qjkyc注音:ㄑㄧˊ ㄐㄧˋ ㄎㄨㄣˋ ㄧㄢˊ ㄔㄜ发音:(\"xxzl.com.4080413157695\"); 成语繁体:騏驥困鹽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骥服盐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处于困境时 成语解释: 犹言骥伏盐车。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兽困则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兽困则噬: 拼音:shòu kùn zé shì成语简拼:skzs注音:ㄕㄡˋ ㄎㄨㄣˋ ㄗㄜˊ ㄕㄧˋ成语繁体:獸困則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兽穷则啮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成语出处: 《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成语分字解

解释成语“束手就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手就困: 拼音:shù shǒu jiù kùn成语简拼:ssjk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ㄐㄧㄨˋ ㄎㄨㄣ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无法摆脱困境。 成语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 成语分字解释: “束” 的基本字义: 捆住,系:~缚。~装(整理

解释成语“困知勉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困知勉行: 拼音:kùn zhī miǎn xíng成语简拼:kzmx注音:ㄎㄨㄣˋ ㄓㄧ ㄇㄧㄢˇ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155192793\");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困勉下学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 成语解释: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解释成语“济时拯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济时拯世: 拼音:jì shí zhěng shì成语繁体:濟時拯丗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挽救社会 成语解释: 济:救助。形容拯济救助时世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列传》:“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 成语例子: 他有济时拯世的雄心壮志成语故事:汉桓帝时期,涿郡人崔骃喜欢研究典籍,写了《政论》议论时政

解释成语“资斧困竭”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资斧困竭: 拼音:zī fǔ kùn jié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资斧:旅费,盘缠。指盘缠很少或已经用完 成语出处: 《易经·旅》:“旅于处,得其资斧。”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进退两难,不觉点头道是。” 成语分字解释: “资” 的基本字

解释成语“公私交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公私交困: 拼音:gōng sī jiāo kùn成语简拼:gsjk注音:ㄍㄨㄙ ㄙㄧ ㄐㄧㄠ ㄎㄨㄣˋ发音:(\"xxzl.com.4080406377272\");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公私两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境等 成语解释: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成语出处: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神驰力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驰力困: 拼音:shén chí lì kùn成语简拼:sclk注音:ㄕㄣˊ ㄔㄧˊ ㄌㄧˋ ㄎㄨㄣˋ成语繁体:神馳力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成语出处: 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艰难困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艰难困苦: 拼音:jiān nán kùn kǔ成语简拼:jnkk注音:ㄐㄧㄢ ㄣㄢˊ ㄎㄨㄣˋ ㄎㄨˇ发音:(\"xxzl.com.4071915522712\"); 成语繁体:艱難困苦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荆棘载途反义词:万事亨通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成语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成语出处: 清

解释成语“禽困覆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禽困覆车: 拼音:qín kùn fù chē成语简拼:qkfc注音:ㄑㄧㄣˊ ㄎㄨㄣˋ ㄈㄨˋ ㄔㄜ发音:(\"xxzl.com.40807333016183\"); 成语繁体:禽困覆車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困兽犹斗、狗急跳墙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成语解释: 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

解释成语“拯溺救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拯溺救焚: 拼音:zhěng nì jiù fé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救民水火反义词:落井下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成语例子: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5回:“虽固是冷老先生拯溺救焚,

解释成语“拯危扶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拯危扶溺: 拼音:zhěng wēi fú n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拯溺扶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成语分字解释: “拯” 的基本字义: 援救,救助:~救。~饥。~弊

解释成语“拯溺扶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拯溺扶危: 拼音:zhěng nì fú wēi成语简拼:znfw发音:(\"xxzl.com.407232944986\");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拯危扶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成语出处: 《陈书·虞寄传》:

解释成语“救火拯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救火拯溺: 拼音:jiù huǒ zhěng nì成语简拼:jhzn注音:ㄐㄧㄨˋ ㄏㄨㄛˇ ㄓㄥˇ ㄋㄧˋ发音:(\"xxzl.com.4072037585744\"); 成语繁体:捄火拯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救焚拯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解释: 见“救焚拯溺”。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

解释成语“扶危拯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扶危拯溺: 拼音:fú wēi zhěng nì成语简拼:fwzn发音:(\"xxzl.com.4072016125111\");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救民水火反义词:落井下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 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

解释成语“救焚拯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救焚拯溺: 拼音:jiù fén zhěng nì成语简拼:jfzn注音:ㄐㄧㄨˋ ㄈㄣˊ ㄓㄥˇ ㄋㄧˋ发音:(\"xxzl.com.4071941223770\"); 成语繁体:捄焚拯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救火拯溺反义词:水深火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解释: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

解释成语“救饥拯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救饥拯溺: 拼音:jiù jī zhěng nì成语简拼:jjzn注音:ㄐㄧㄨˋ ㄐㄧ ㄓㄥˇ ㄋㄧˋ发音:(\"xxzl.com.407182632890\"); 成语繁体:捄饑拯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成语出处: 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