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注音:ㄉㄚˋ ㄣㄢˋ ㄅㄨˋ ㄙㄧˇ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ㄌㄨˋ成语繁体:大難不死,必有后禄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人 成语解释: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节衣素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节衣素食: 拼音:jié yī sù shí注音:ㄐㄧㄝ ˊ ㄧ ㄙㄨˋ ㄕㄧˊ成语繁体:節衣素食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节衣缩食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节俭 成语解释: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成语出处: 《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英语翻译:live frugall

解释成语“艰苦朴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艰苦朴素: 拼音:jiān kǔ pǔ sù成语简拼:jkps注音:ㄐㄧㄢ ㄎㄨˇ ㄆㄨˇ ㄙㄨˋ发音:(\"xxzl.com.4071915142684\"); 成语繁体:艱苦朴素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坚苦卓绝、艰苦创业反义词:铺张浪费、穷奢极侈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五马分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五马分尸: 拼音:wǔ mǎ fēn shī成语简拼:wmfs注音:ㄨˇ ㄇㄚˇ ㄈㄣ ㄕㄧ发音:(\"xxzl.com.4080402446986\"); 成语繁体:五馬分尸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千刀万剐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梯荣阶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梯荣阶禄: 拼音:tī róng jiē lù成语繁体:梯榮階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梯:梯子;阶:台阶。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 成语分字解释: “梯” 的基本字义: 登高用的器具、设备:~子。楼~。木~。软~。电~。云~。阶

解释成语“素衣化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素衣化缁: 拼音:sù yī huà zī成语繁体:素衣化緇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缁:黑衣。因灰尘污染,白衣变成了黑衣。形容灰尘极多 成语出处: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衣服类》:“故质改化,曰:素衣化缁。” 成语分字解释: “素” 的基本字义: 本色,白色:~服。~丝。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

解释成语“窃位素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窃位素餐: 拼音:qiè wèi sù cān成语简拼:qwsc注音:ㄑㄧㄝ ˋ ㄨㄟˋ ㄙㄨˋ ㄘㄢ发音:(\"xxzl.com.4071904352237\"); 成语繁体:竊位素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饱食终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 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成语“借尸还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借尸还阳: 拼音:jiè shī hái yáng成语简拼:jshy注音:ㄐㄧㄝ ˋ ㄕㄧ ㄏㄨㄢˊ ㄧㄤˊ发音:(\"xxzl.com.40806020012153\"); 成语繁体:借尸還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借尸还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死灰复燃 成语解释: 犹言借尸还魂。 成语出处: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

解释成语“高官厚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高官厚禄: 拼音:gāo guān hòu lù成语简拼:gghl注音:ㄍㄠ ㄍㄨㄢ ㄏㄡˋ ㄌㄨˋ发音:(\"xxzl.com.407192159297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宾客盈门反义词:门可罗雀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官职高;俸禄厚。现指地位高、待遇好。禄:俸禄;旧指官吏的薪金。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横尸遍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横尸遍野: 拼音:héng shī biàn yě注音:ㄏㄥˊ ㄕㄧ ㄅㄧㄢˋ ㄧㄜ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尸横遍野 成语用法: 作状语、定语;指战争等 成语解释: 杀得到处都是尸体 成语例子: 这场战争杀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英语翻译:mortal 成语分字解释: “横” 的基本字义: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

解释成语“走骨行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走骨行尸: 拼音:zǒu gǔ xíng shī注音:ㄗㄡˇ ㄍㄨˇ ㄒㄧㄥˊ ㄕㄧ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行尸走肉、行尸走骨、走肉行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成语解释: 行尸:会行走的尸体。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成语分字解释: “走” 的基

解释成语“尸禄害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禄害政: 拼音:shī lù hài zhèng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尸位病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 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受禄而无作为,有害政事 成语出处: 《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 〔~位〕空占着职位而

解释成语“尸位病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位病民: 拼音:shī wèi bìng mín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尸禄害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死人的身体:~

解释成语“行尸走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行尸走骨: 拼音:xíng shī zǒu gǔ成语简拼:xszg注音:ㄒㄧㄥˊ ㄕㄧ ㄗㄡˇ ㄍㄨˇ发音:(\"xxzl.com.4080311285147\");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行尸走肉、走肉行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成语解释: 见“行尸走肉”。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

解释成语“尸居龙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居龙见: 拼音:shī jū lóng xiàn成语简拼:sjlx注音:ㄕㄧ ㄐㄨ ㄌㄨㄙˊ ㄒㄧㄢˋ成语繁体:尸居龍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动态和静态 成语解释: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出处: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谏尸谤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谏尸谤屠: 拼音:jiàn shī bàng tú成语简拼:jsbt注音:ㄐㄧㄢˋ ㄕㄧ ㄅㄤˋ ㄊㄨˊ发音:(\"xxzl.com.4080121341866\"); 成语繁体:諫尸謗屠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做事无济于事 成语解释: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

解释成语“流血浮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流血浮尸: 拼音:liú xuè fú sh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血流成河、流血漂橹、流血漂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 成语解释: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成语出处: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成语分字解释: “流” 的基本字义: 液体移动:~水。~汗。~血。~

解释成语“走肉行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走肉行尸: 拼音:zǒu ròu xíng shī注音:ㄗㄡˇ ㄖㄡˋ ㄒㄧㄥˊ ㄕㄧ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行尸走骨、行尸走肉、走骨行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成语解释: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成语

解释成语“伏尸流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伏尸流血: 拼音:fú shī liú xu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 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成语例子: 《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

解释成语“血海尸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血海尸山: 拼音:xuè hǎi shī shān注音:ㄒㄩㄝˋ ㄏㄞˇ ㄕㄧ ㄕㄢ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成语例子: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0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