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流血浮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3
- 6热度
- 0评论


流血浮尸:
拼音:liú xuè fú shī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血流成河、流血漂橹、流血漂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
成语解释: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成语出处: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成语分字解释:
“流” 的基本字义: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
含有
“流” 的成语:
飞阁流丹
谏争如流
江海不逆小流
流水朝宗
剖决如流
河出伏流
流血漂卤
香象绝流
笔翰如流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激流勇退
流落风尘
汗流洽衣
汗流至踵
流汗浃背
诗酒风流
付与东流
“血” 的基本字义: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
含有
“血” 的成语:
扣心泣血
伏尸流血
呕心滴血
哕心沥血
流血浮尸
痛心泣血
丹心碧血
剖肝泣血
椎心泣血
沥血叩心
啮血沁骨
泣血稽颡
泣血枕戈
饮胆尝血
饮血崩心
斩头沥血
枕戈泣血
枕戈饮血
泣血捶膺
血竭髯枯
“浮” 的基本字义: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表面的:~皮儿。~土。~雕。 空虚,不切实:~夸。~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 暂时的:~记。~支。 可移动的:~财
含有
“浮” 的成语:
嚣浮轻巧
虚文浮礼
轻浪浮薄
心浮气盛
浮皮潦草
浮名薄利
心粗气浮
心浮气躁
浮花浪蕊
浮踪浪迹
浮语虚辞
浮文巧语
浮名虚誉
浮光掠影
浮瓜沉李
泛萍浮梗
粗心浮气
掠影浮光
沉浮俯仰
飞扬浮躁
“尸” 的基本字义: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含有
“尸” 的成语:
行尸走肉
焚尸扬灰
马革盛尸
尸禄素餐
尸山血海
碎骨粉尸
素餐尸位
尸禄素食
尸利素餐
血海尸山
伏尸流血
走肉行尸
流血浮尸
谏尸谤屠
尸居龙见
行尸走骨
尸位病民
尸禄害政
走骨行尸
横尸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