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见异思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见异思迁: 拼音:jiàn yì sī qiān成语简拼:jysq注音:ㄐㄧㄢˋ ㄧˋ ㄙㄧ ㄑㄧㄢ发音:(\"xxzl.com.40807253115692\"); 成语繁体:見異思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三心二意反义词: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

解释成语“化民成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化民成俗: 拼音:huà mín chéng sú成语简拼:hmcs注音:ㄏㄨㄚˋ ㄇㄧㄣˊ ㄔㄥˊ ㄙㄨˊ发音:(\"xxzl.com.4080505149588\");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释成语“习非成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习非成俗: 拼音:xí fēi chéng sú注音:ㄒㄧˊ ㄈㄟ ㄔㄥˊ ㄙㄨˊ成语繁体:習非成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成语分字解释: “习” 的基本字义: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

解释成语“移风易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移风易俗: 拼音:yí fēng yì sú成语简拼:yfys注音:ㄧˊ ㄈㄥ ㄧˋ ㄙㄨˊ发音:(\"xxzl.com.4071841031479\"); 成语繁体:移風易俗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反义词: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

解释成语“江山之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江山之异: 拼音:jiāng shān zhī yì成语繁体:江山之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丧国 成语解释: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异:不同。比喻疆土易主,山河变色 成语出处: 《晋书·王导传》:“周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成语分字解释: “江” 的基本字义: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

解释成语“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想天开: 拼音:yì xiǎng tiān kāi成语简拼:yxtk注音:ㄧˋ ㄒㄧㄤˇ ㄊㄧㄢ ㄎㄞ发音:(\"xxzl.com.40807062914761\"); 成语繁体:異想天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胡思乱想、浮想联翩、想入非非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讽刺意味 成语解释: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

解释成语“大同小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同小异: 拼音:dà tóng xiǎo yì成语简拼:dtxy注音:ㄉㄚˋ ㄊㄨㄙˊ ㄒㄧㄠˇ ㄧˋ发音:(\"xxzl.com.4071928133249\"); 成语繁体:大同小異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模一样、神肖酷似反义词: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 成语解释: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成语出

解释成语“通俗易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通俗易懂: 拼音:tōng sú yì dǒng注音:ㄊㄨㄙ ㄙㄨˊ ㄧˋ ㄉㄨㄙ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老妪能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简单明白 成语解释: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成语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成语例子: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7章:“当他被什么通俗易懂的道

解释成语“粗俗之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粗俗之辈: 拼音:cū sú zhī bèi注音:ㄘㄨ ㄙㄨˊ ㄓㄧ ㄅㄟˋ成语繁体:麤俗之輩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村夫俗子反义词:文人雅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文化的人 成语解释: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成语例子: 别跟他这种粗俗之辈一般见识英语翻译:churl 成语分字解释: “粗” 的

解释成语“不同流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同流俗: 拼音:bù tóng liú sú成语简拼:btls发音:(\"xxzl.com.407183105110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成语出处: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成语例子: 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

解释成语“异香异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异香异气: 拼音:yì xiāng yì qì成语繁体:異香異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特殊气味 成语解释: 特异的香味和气息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 成语分字解释: “异” 的基本字义: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

解释成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拼音: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成语繁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族类:同族人;异:不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

解释成语“遗世绝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遗世绝俗: 拼音:yí shì jué sú成语简拼:ysjs注音:ㄧˊ ㄕㄧˋ ㄐㄩㄝˊ ㄙㄨˊ发音:(\"xxzl.com.4071840381461\"); 成语繁体:遺丗絶俗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遗世越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脱离社会独立生活 成语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成语出处: 宋·

解释成语“相沿成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相沿成俗: 拼音:xiāng yán chéng sú成语简拼:xycs发音:(\"xxzl.com.40806071612505\");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相习成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3回:“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

解释成语“方土异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方土异同: 拼音:fāng tǔ yì tóng成语繁体:方土異同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风土人情等 成语解释: 方土:指各地形胜物产人情。指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形物产等共同点和不同点 成语出处: 《晋书·王浑传》:“令中书指宣明诏,问方土异同,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 成语分字解释: “方” 的基本字义: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

解释成语“雅俗共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雅俗共赏: 拼音:yǎ sú gòng shǎng成语简拼:ysgs注音:ㄧㄚˇ ㄙㄨˊ ㄍㄨㄙˋ ㄕㄤˇ发音:(\"xxzl.com.4080400316835\"); 成语繁体:雅俗共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喜闻乐见、有口皆碑反义词: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雅俗:文雅和粗俗

解释成语“云泥异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云泥异路: 拼音:yún ní yì lù成语简拼:ynyl注音:ㄧㄨㄣˊ ㄋㄧˊ ㄧˋ ㄌㄨˋ发音:(\"xxzl.com.40806102212733\"); 成语繁体:雲泥異路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云泥殊路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

解释成语“首足异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首足异处: 拼音:shǒu zú yì chǔ成语简拼:szyc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ㄧˋ ㄔㄨˋ成语繁体:首足異處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头足异处、头足异所、身首异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被杀头 成语解释: 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谓受杀戮而死亡。 成语出处: 春秋·越·勾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 成语

解释成语“愚夫俗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愚夫俗子: 拼音:yú fū sú z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凡夫俗子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愚昧凡俗的人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成语分字解释: “愚” 的基本字义: 傻,笨:~人。~笨。~蠢。~鲁。~氓(愚蠢的人

解释成语“争天抗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争天抗俗: 拼音:zhēng tiān kàng s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与大自然斗争,同落后的风俗习惯抗衡 成语例子: 人们群众在他的带领下争天抗俗,终于取得了胜利 成语分字解释: “争” 的基本字义: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力求实现:~取。~气。~胜。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