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拼音:mù bù rěn shì,ěr bù rěn wén成语繁体:目不忍視,耳不忍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件或局面等 成语解释: 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累一月描写之,当无人不恻动其

解释成语“目不忍见,耳不堪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拼音:mù bù rěn jiàn,ěr bù kān w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件或局面等 成语解释: 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成语出处: 清·叶燮《原诗·内篇》:“想其时,陈言为之祸,必有出于目不忍见,耳不堪闻者。”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视而弗见,听而弗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拼音: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英

解释成语“耳闻眼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耳闻眼睹: 拼音:ěr wén yǎn dǔ成语简拼:ewyd发音:(\"xxzl.com.4080006461689\"); 成语繁体:耳聞眼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耳闻目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亲眼所见 成语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

解释成语“目睹耳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睹耳闻: 拼音:mù dǔ ěr wén成语简拼:mdew发音:(\"xxzl.com.4071953274260\"); 成语繁体:目覩耳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耳闻目睹反义词:道听途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亲眼所见 成语解释: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

解释成语“闻风而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闻风而起: 拼音:wén fēng ér qǐ成语简拼:wfeq注音:ㄨㄣˊ ㄈㄥ ㄦˊ ㄑㄧˇ发音:(\"xxzl.com.40805534811575\"); 成语繁体:聞風而起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闻风而动反义词:纹丝不动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反应迅速 成语解释: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成语

解释成语“逸闻琐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逸闻琐事: 拼音:yì wén suǒ shì成语简拼:ywss注音:ㄧˋ ㄨㄣˊ ㄙㄨㄛˇ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231440625\"); 成语繁体:逸聞瑣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逸闻趣事、逸闻轶事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成语出处: 语出《四库全书

解释成语“遗闻轶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遗闻轶事: 拼音:yí wén yì shì成语简拼:ywys注音:ㄧˊ ㄨㄣˊ ㄧˋ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181450424\"); 成语繁体:遺聞軼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遗闻逸事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史书未记载的事 成语解释: 散失;遗传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成语出处: 宋 周密《武林旧事》:

解释成语“博闻强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闻强志: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成语简拼:bwqz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ㄧㄤˊ ㄓㄧˋ发音:(\"xxzl.com.4080117551762\"); 成语繁体:博聞強志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博闻强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记忆力 成语解释: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解释成语“博学多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学多闻: 拼音:bó xué duō wén成语简拼:bxdw发音:(\"xxzl.com.4071934213486\"); 成语繁体:博壆多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反义词: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识多 成语解释: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成语出处: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解释成语“博识洽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识洽闻: 拼音:bó shí qià wén注音:ㄅㄛˊ ㄕㄧˊ ㄑㄧㄚˋ ㄨㄣˊ成语繁体:博識洽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博闻多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知识 成语解释: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成语例子: 我们被博士的博识洽闻所征服英语翻译:knowledgeable 成语分字解释: “博” 的基本字义: 多,广,大:广~。渊~

解释成语“洽闻博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洽闻博见: 拼音:qià wén bó jiàn成语繁体:洽聞博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博见洽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 成语解释: 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 成语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英语翻译:be up to a thing or two 成

解释成语“博学洽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博学洽闻: 拼音:bó xué qià wén成语简拼:bxqw发音:(\"xxzl.com.4071954514316\"); 成语繁体:博壆洽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博学多闻反义词: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识多 成语解释: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成语出处: 《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

解释成语“秽德彰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秽德彰闻: 拼音:huì dé zhāng wén成语繁体:穢惪彰聞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秽:秽恶;秽德:丑恶的行为;彰:明显。丑恶的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成语分字解释: “秽” 的基本字义: 肮脏:~恶(è)。~浊。污~。 丑恶的:

解释成语“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成语简拼:wwwq注音:ㄨㄤˋ ㄨㄣˊ ㄨㄣˋ ㄑㄧㄝ发音:(\"xxzl.com.407181758572\"); 成语繁体:朢聞問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神圣工巧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中医 成语解释: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

解释成语“目击耳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目击耳闻: 拼音:mù jī ěr wén成语简拼:mjew注音:ㄇㄨˋ ㄐㄧ ㄦˇ ㄨㄣˊ发音:(\"xxzl.com.4071949324127\"); 成语繁体:目撃耳聞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目见耳闻、耳闻目睹反义词:道听途说 成语用法: 作定语;指亲自见闻 成语解释: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

解释成语“言之无罪,闻之足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拼音:yán zhī wú zuì,wén zhī zú jiè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成语解释: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

解释成语“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拼音: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成语解释: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

解释成语“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拼音:yù rén wù wén, mò ruò wù y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成语分字解释: “欲” 的基本字义: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

解释成语“喜见乐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喜见乐闻: 拼音:xǐ jiàn lè w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喜闻乐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很受欢迎 成语解释: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成语出处: 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英语翻译:like to hear and see 成语分字解释: “喜” 的基本字义: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