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目睹耳闻”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目睹耳闻:
拼音:mù dǔ ěr wén
成语简拼:mdew
发音:("xxzl.com.4071953274260");
成语繁体:目覩耳聞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耳闻目睹
反义词:道听途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亲眼所见
成语解释: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成语例子:
〖示例〗仆遭遇明时,寓游京国,目睹耳闻,殆非一日,不得不为集录。 ★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序
英语翻译:fall under somebody's observation
成语分字解释:
“目” 的基本字义: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含有
“目” 的成语:
有目共睹
有目共赏
目所未睹
目大不睹
死不闭目
举目皆是
道路指目
抉目吴门
触目如故
道存目击
抉目胥门
抉目悬门
目断鳞鸿
目击道存
目牛无全
水母目虾
目空余子
心存目替
目牛游刃
道路侧目
“睹” 的基本字义:
看见:目~。先~为快。耳闻目~。熟视无~。有目共~。~物思人。
含有
“睹” 的成语:
耳闻目睹
目睹耳闻
有目无睹
耳闻眼睹
睹物兴悲
先睹为快
面面相睹
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目所未睹
目大不睹
熟视不睹
众目共睹
知其一未睹其二
重睹天日
睹物思人
睹景伤情
开雾睹天
拨云睹日
睹物怀人
“耳” 的基本字义: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
含有
“耳” 的成语:
许由洗耳
耳闻不如眼见
耳不忍闻
耳不离腮
轰雷贯耳
耳目众多
忠言逆耳
迅雷不及掩耳
言犹在耳
六耳不同谋
东风过耳
风吹马耳
口耳相承
飘风过耳
危言逆耳
捷雷不及掩耳
墙有耳
耳鬓相磨
耳不旁听
双豆塞耳
“闻” 的基本字义: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出名,有名望:~人。~达。 名声:令~(好名声)。丑~。 用鼻子嗅气味:你
含有
“闻” 的成语:
轶闻遗事
多闻强记
逖听远闻
僾见忾闻
尊闻行知
款启寡闻
謏闻浅说
传闻失实
耳闻不如眼见
耳不忍闻
鸦雀无闻
鸡犬相闻
传闻不如亲见
鸡犬不闻
晋惠闻蛙
名闻天下
声闻过实
诟如不闻
声闻过情
闻名不如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