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不矜不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矜不伐: 拼音:bù jīn bù fá成语简拼:bjbf发音:(\"xxzl.com.4071933323463\");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虚怀若谷、不卑不亢反义词: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谦虚谨慎 成语解释: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

解释成语“伐功矜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伐功矜能: 拼音:fá gōng jīn néng成语简拼:fgjn注音:ㄈㄚˊ ㄍㄨㄙ ㄐㄧㄣ ㄣㄥˊ发音:(\"xxzl.com.4080138532345\");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自吹自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吹嘘 成语解释: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

解释成语“矜功伐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矜功伐善: 拼音:jīn gōng fá shàn成语简拼:jgfs发音:(\"xxzl.com.408025707422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自吹自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夸耀自己 成语解释: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成语出处: 《晋书 段灼传》:“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解释成语“一笔不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笔不苟: 拼音:yī bǐ bù gǒu成语简拼:ybbg注音:ㄧ ㄅㄧˇ ㄅㄨˋ ㄍㄡˇ发音:(\"xxzl.com.4080352556341\"); 成语繁体:一筆不苟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字千金、谨小慎微、郑重其事反义词:马虎了事、草率从事、粗心大意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认真 成语解释: 不苟:不苟且。

解释成语“笔枪纸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笔枪纸弹: 拼音:bǐ qiāng zhǐ dàn成语简拼:bqzd发音:(\"xxzl.com.40718072696\"); 成语繁体:筆槍紙彈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人的工具 成语解释: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成语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解释成语“下笔如有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下笔如有神: 拼音:xià bǐ rú yǒu shén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下笔如神、下笔有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成语解释: 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 成语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成语例子: 茅盾《风景谈》:“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

解释成语“笔底生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笔底生花: 拼音:bǐ dǐ shēng huā注音:ㄅㄧˇ ㄉㄧˇ ㄕㄥ ㄏㄨㄚ成语繁体:筆底生蘤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笔头生花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文章写得好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成语出处: 谢冕《远方的星》:“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笔底生花,具有当诗人的气质。” 成语例子: 她笔底生花,下笔千言英语翻译:flower

解释成语“笔头生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笔头生花: 拼音:bǐ tóu shēng huā成语简拼:btsh注音:ㄅㄧˇ ㄊㄡˊ ㄕㄥ ㄏㄨㄚ发音:(\"xxzl.com.4080356526579\"); 成语繁体:筆頭生蘤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笔底生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文章写得好 成语解释: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笔翰如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笔翰如流: 拼音:bǐ hàn rú liú成语简拼:bhrl注音:ㄅㄧˇ ㄏㄢˋ ㄖㄨˊ ㄌㄧㄨˊ发音:(\"xxzl.com.4080434328629\"); 成语繁体:筆翰如流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笔 成语解释: 指文笔快捷无滞。 成语出处: 《晋书 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成语分字解释: “笔

解释成语“走笔题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走笔题诗: 拼音:zǒu bǐ tí sh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走笔:笔划得很快,指快速地写;题:写。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青山泪》第四折:“……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 成语分字解释: “走” 的基本字义: 行:~路。~步。 往来:~亲戚。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

解释成语“斧钺之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斧钺之诛: 拼音:fǔ yuè zhī zhū成语简拼:fyzz发音:(\"xxzl.com.40806364913778\"); 成语繁体:斧鉞之誅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泛指死刑 成语解释: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成语出处: 《庄子 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

解释成语“诛求不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诛求不已: 拼音:zhū qiú bù yǐ成语简拼:zqby注音:ㄓㄨ ㄑㄧㄡˊ ㄅㄨˋ ㄧˇ发音:(\"xxzl.com.40807474316874\"); 成语繁体:誅裘不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诛求无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贪心不足 成语解释: 见“诛求无已”。 成语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解释成语“名公大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名公大笔: 拼音:míng gōng dà bǐ成语繁体:名公大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作品等 成语解释: 名家的大手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成语分字解释: “名” 的基本字义: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

解释成语“大笔如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笔如椽: 拼音:dà bǐ rú chuán成语简拼:dbrc注音:ㄉㄚˋ ㄅㄧˇ ㄖㄨˊ ㄔ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6280613177\"); 成语繁体:大筆如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如椽大笔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成语解释: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解释成语“诛暴讨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诛暴讨逆: 拼音:zhū bào tǎo nì成语简拼:zbtn注音:ㄓㄨ ㄅㄠˋ ㄊㄠˇ ㄋㄧˋ发音:(\"xxzl.com.407181140289\"); 成语繁体:誅暴討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诛凶殄逆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