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旄倪”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倪: 拼音:máo ní 注音:ㄇㄠˊ ㄋㄧˊ 词语解释: 老人和幼儿。《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於 燕 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但冀米盐给,不烦金币支。非客敢窃议,道傍询旄倪。” 明 宋濂 《元故承务郎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李府君墓铭》:“初, 大河 南决,州民扶挈旄倪走旁郡,冻馁道路,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5 1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秉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秉旄: 拼音:bǐng máo 注音:ㄅㄧㄥˇ ㄇㄠˊ 词语解释: 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况 王氏 秉旄 五代 ,时推忠孝。” 宋 曾巩 《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紱晚始亨。” 词语分字解释: “秉” 的基本字义: 拿着,持:~烛。 掌握、主持:~正。~公。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姓。 含有“秉” 的词语: 一秉大公 五秉 天秉 风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5 5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竿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竿旄: 拼音:gān máo 注音:ㄍㄢ ㄇㄠˊ 词语解释: 揭旄于竿,以招贤者。引申为礼贤。《左传·定公九年》:“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孔子家语·好生》:“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竿旄旌旗,执帜在郊。” 词语分字解释: “竿” 的基本字义: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含有“竿” 的词语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郡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郡旄: 拼音:jùn máo 注音:ㄐㄩㄣˋ ㄇㄠˊ 词语解释: 古代郡守出行时仪仗中的旄旗。借指郡守的职位。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堂试》:“千里承恩秉郡旄,矢心曾不染秋毫。” 词语分字解释: “郡” 的基本字义: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 含有“郡” 的词语: 东郡 边郡 本郡 壮郡 州郡 列郡 关郡 作郡 佐郡 远郡 吴郡星郎 连州跨郡 近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庶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庶旄: 拼音:shù máo 注音:ㄕㄨˋ ㄇㄠˊ 词语解释: 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庶,众也。庶旄翠旌,谓析五采羽,注翠旄之首而为旌耳。” 词语分字解释: “庶” 的基本字义: 众多:~务。~物。~绩。富~。 平民,百姓:~民。~人。黎~。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姓(古代称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4 1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采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采旄: 拼音:cǎi máo 注音:ㄘㄞˇ ㄇㄠˊ 词语解释: 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楚辞·远游》:“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建 格泽 之长竿兮,总光耀之采旄。”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明 何景明 《述归赋》:“飭桂衡之超驾兮,搴采旄以前饰。” 词语分字解释: “采” 的基本字义: 摘取:~撷。~花。~摘。~制。 选取,搜集,开发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4 3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旄羽”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羽: 拼音:máo yǔ 注音:ㄇㄠˊ ㄧㄩˇ 词语解释: 牦牛尾和雉羽。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 陇 蜀 之丹漆旄羽。”《晋书·食货志》:“ 秦 邠 旄羽,迥带琅玕, 荆 郢 桂林,旁通竹箭。”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含有“旄” 的词语: 干旄 云旄 文旄 玄旄 节旄 白旄 朱旄 羽旄之美 羽旄 设旄 拥旄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3 4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旄麈”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麈: 拼音:máo zhǔ 注音:ㄇㄠˊ ㄓㄨˇ 词语解释: 旄牛和麈。麈为鹿科动物,俗称四不像。《文选·左思<蜀都赋>》:“屠麖麋,翦旄麈。” 刘逵 注:“皆猎之所得也。麖麋体大,故屠之;旄麈有尾,故翦之。”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含有“旄” 的词语: 干旄 云旄 文旄 玄旄 节旄 白旄 朱旄 羽旄之美 羽旄 设旄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3 2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拥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拥旄: 拼音:yōng máo 注音:ㄩㄥ ㄇㄠˊ 词语解释: ◎ 拥旄 yōngmáo 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 拥旄万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持旄。借指统率军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朱轮华轂,拥旄万里,何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1 2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旄象”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象: 拼音:máo xiàng 注音:ㄇㄠˊ ㄒㄧㄤˋ 词语解释: (1).牦牛与象。《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脣……旄象之约。” 高诱 注:“旄,旄牛也,在西方。象,象兽也,在南方。” (2).饰以象牙的旌旗。《淮南子·原道训》:“席旃茵,傅旄象。” 高诱 注:“旄,旌也。象,以象牙为饰也。”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0 3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旄牛”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牛: 拼音:máo niú 注音:ㄇㄠˊ ㄋㄧㄨˊ 词语解释: 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山海经·北山经》:“﹝ 潘侯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 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含有“旄” 的词语: 干旄 云旄 文旄 玄旄 节旄 白旄 朱旄 羽旄之美 羽旄 设旄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0 3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旄端”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端: 拼音:máo duān 注音:ㄇㄠˊ ㄉㄨㄢ 词语解释: 尾端。《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附駔驥之旄端,軼归鸿於 碣石 。” 李周翰 注:“亦犹蝇附驥旄,以过归鸿之飞而及 碣石 。”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含有“旄” 的词语: 干旄 云旄 文旄 玄旄 节旄 白旄 朱旄 羽旄之美 羽旄 设旄 拥旄 英旄 牦旄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0 1 热度 0评论
解释词语“文旄”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文旄: 拼音:wén máo 注音:ㄨㄣˊ ㄇㄠˊ 词语解释: 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装饰旗帜。《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杨倞 注:“旄,旄牛尾。文旄,谓染之为文綵也。” 词语分字解释: “文” 的基本字义: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刺画花纹:~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02-10 1 热度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