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旄牛”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旄牛:

拼音:máo niú
注音:ㄇㄠˊ ㄋㄧㄨˊ

词语解释:

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山海经·北山经》:“﹝ 潘侯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 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词语分字解释:

“旄” 的基本字义: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含有“旄” 的词语:

干旄
云旄
文旄
玄旄
节旄
白旄
朱旄
羽旄之美
羽旄
设旄
拥旄
英旄
牦旄
氛旄
采旄
秉旄
星旄
郡旄
竿旄
骍旄

“牛”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

含有“牛” 的词语:

脚牛
黄牛峡
黄牛滩
黄牛山
黄牛三峡
黄牛庙
黄牛
黄牛妪
菜牛
笨牛
捶牛
椎牛
椎牛歃血
椎牛恨
椎牛发冢
犀照牛渚
犀牛望月
犀牛
童牛角马
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