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韬旒”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韬旒: 拼音:tāo liú 注音:ㄊㄠ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词语分字解释: “韬” 的基本字义: 弓或剑的套子。 隐藏,隐蔽:~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用兵的谋略:~钤。~略。 含有“韬” 的词语: 虎韬 虎略龙韬 养晦韬光 钤韬 豹韬卫 豹韬 敛锷韬光 晦韬 崔

解释词语“采旒”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采旒: 拼音:cǎi liú 注音:ㄘㄞˇ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语本《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孔颖达 疏:“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因成此诗以寄》:“大议摇巖石,危言犯采旒。” 词语分字解释: “采” 的基本字义: 摘取:~撷。~花。~摘。~制。 选取,搜集,开发,利用:~访(搜

解释词语“宸旒”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宸旒: 拼音:chén liú 注音:ㄔㄣˊ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唐 无名氏 《梅妃传》:“忆昔 太液 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不久量移 儋耳 ,重拜宸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 嘉靖 初年, 世宗 升殿,尚宝卿 谢敏行 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解释词语“垂旒”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垂旒: 拼音:chuí liú 注音:ㄔㄨㄟˊ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1).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垂旒者,示不视邪。” 南朝 梁 沉约 《皇雅》:“执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 明 吕硕园 《还魂记·耽试》:“圣主垂旒,想汝玉遗珠一网收。” (2).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元 袁桷 《白云平章

解释词语“九旒冕”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九旒冕: 拼音:jiǔ liú miǎn 注音:ㄐㄧㄨˇ ㄌㄧㄨˊ ㄇㄧㄢˇ 词语解释: 古代王公戴的一种礼帽。《宋史·舆服志》:“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皇子行冠礼仪略》:“内服跪受服,兴,置匴於席,执九旒冕者升,掌冠者降三等受之。” 词语分字解释: “九” 的基本字义: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泛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