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惩一儆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惩一儆众: 拼音:chéng yī jǐng zhòng成语繁体:懲一儆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惩一儆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意为杀一儆百 成语解释: 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成语出处: 《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英语翻译:make an example of somebody 成语分

解释成语“大庭广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大庭广众: 拼音:dà tíng guǎng zhòng成语简拼:dtgz注音:ㄉㄚˋ ㄊㄧㄥˊ ㄍㄨㄤˇ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71928173252\"); 成语繁体:大庭廣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反义词:暗室屋漏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指公共场合 成语解释: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

解释成语“广庭大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广庭大众: 拼音:guǎng tíng dà zhòng成语简拼:gtdz注音:ㄍㄨㄤˇ ㄊㄧㄥˊ ㄉㄚˋ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71920222913\"); 成语繁体:廣庭大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大庭广众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成语解释: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兴师动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兴师动众: 拼音:xīng shī dòng zhòng成语简拼:xsdz注音:ㄒㄧㄥ ㄕㄧ ㄉㄨㄙˋ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7181608487\"); 成语繁体:興師動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大动干戈、大张声势反义词:小打小闹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兴

解释成语“神憎鬼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憎鬼厌: 拼音:shén zēng guǐ yàn成语简拼:szgy发音:(\"xxzl.com.40718063757\"); 成语繁体:神憎鬼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人见人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让人讨厌 成语解释: 憎:憎恨;厌:讨厌。连鬼神都讨厌。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

解释成语“毫不犹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毫不犹豫: 拼音:háo bù yóu yù成语繁体:毫不猶豫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毫不迟疑反义词:迟疑不决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很果断 成语解释: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成语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成语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

解释成语“身先士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身先士众: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hòng成语简拼:sxsz注音:ㄕㄣ ㄒㄧㄢ ㄕㄧˋ ㄓㄨㄙˋ成语繁体:身先士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身先士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带头 成语解释: 见“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英语翻译:charge at

解释成语“比众不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比众不同: 拼音:bǐ zhòng bù tóng成语简拼:bzbt发音:(\"xxzl.com.40805591011938\"); 成语繁体:比衆不同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与众不同反义词:比比皆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出色 成语解释: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

解释成语“哗众取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哗众取宠: 拼音:huá zhòng qǔ chǒng成语简拼:hzqc注音:ㄏㄨㄚˊ ㄓㄨㄙˋ ㄑㄩˇ ㄔㄨㄙˇ发音:(\"xxzl.com.40807250215657\"); 成语繁体:嘩衆取寵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夸大其词反义词:实事求是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形容轻浮好虚荣 成语解释: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

解释成语“劳师动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劳师动众: 拼音:láo shī dòng zhòng成语简拼:lsdz注音:ㄌㄠˊ ㄕㄧ ㄉㄨㄙˋ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71912272566\"); 成语繁体:勞師動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劳民伤财、大动干戈反义词:按兵不动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劳师:使军队劳苦;意为出动军队。原指出

解释成语“人才出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人才出众: 拼音:rén cái chū zhòng成语简拼:rccz发音:(\"xxzl.com.4080351276236\"); 成语繁体:人才出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材出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成语解释: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

解释成语“犹豫不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犹豫不定: 拼音:yóu yù bù dìng成语简拼:yybd发音:(\"xxzl.com.40807421916611\"); 成语繁体:猶豫不定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犹豫不决、犹疑不定反义词:当机立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拿不定主意 成语解释: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章:“正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

解释成语“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犹豫不决: 拼音:yóu yù bù jué成语简拼:yybj发音:(\"xxzl.com.40807404216502\"); 成语繁体:猶豫不决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反义词: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

解释成语“众所周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众所周知: 拼音:zhòng suǒ zhōu zhī成语简拼:zszz注音:ㄓㄨㄙˋ ㄙㄨㄛˇ ㄓㄡ ㄓㄧ发音:(\"xxzl.com.4080358086666\"); 成语繁体:衆所周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尽人皆知、妇孺皆知、有目共睹反义词:一无所知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解释成语“亲离众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亲离众叛: 拼音:qīn lí zhòng pàn成语简拼:qlzp注音:ㄑㄧㄣ ㄌㄧˊ ㄓㄨㄙˋ ㄆㄢˋ发音:(\"xxzl.com.4072112106697\"); 成语繁体:親離衆叛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众叛亲离反义词:众望所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 成语解释: 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成语

解释成语“惊群动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惊群动众: 拼音:jīng qún dòng zhòng成语简拼:jqdz注音:ㄐㄧㄥ ㄑㄩㄣˊ ㄉㄨㄙˋ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72037325722\"); 成语繁体:驚羣動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惊师动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惊动很多人 成语解释: 见“惊师动众”。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

解释成语“鸠夺鹊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鸠夺鹊巢: 拼音:jiu duo que chao成语简拼:jdqc注音:ㄐㄧㄨ ㄉㄨㄛˊ ㄑㄩㄝˋ ㄔㄠˊ发音:(\"xxzl.com.4080355596519\"); 成语繁体:鳩奪鵲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雀占鸠巢、鸠居鹊巢、鸠僭鹊巢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强占别人的地方 成语解释: 斑鸠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

解释成语“彼众我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彼众我寡: 拼音:bǐ zhòng wǒ guǎ成语简拼:bzwg发音:(\"xxzl.com.4071934583501\"); 成语繁体:彼衆我寡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敌众我寡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局势等 成语解释: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

解释成语“膝下犹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膝下犹虚: 拼音:xī xià yóu x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膝下荒凉反义词:儿孙满堂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 成语解释: 膝:膝盖;虚:空。膝盖下还空着。指没有儿女 成语例子: 膝下犹虚的日子还真空虚英语翻译:have no children 成语分字解释: “膝” 的基本字义: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

解释成语“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拼音: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成语简拼:sszn发音:(\"xxzl.com.4080455249226\"); 成语繁体: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虽死犹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