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埋声晦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埋声晦迹: 拼音:mái shēng huì jì成语简拼:mshj注音:ㄇㄞˊ ㄕㄥ ㄏㄨㄟ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2053196206\"); 成语繁体:埋聲晦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销声匿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者 成语解释: 犹销声匿迹。 成语出处: 《南史·萧修传》:“修静恭自守,埋声晦迹。” 成语

解释成语“杜门晦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杜门晦迹: 拼音:dù mén huì jì成语简拼:dmhj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ㄏㄨㄟ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945283950\"); 成语繁体:杜門晦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杜门绝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闭门隐居 成语解释: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成语出

解释成语“风潇雨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风潇雨晦: 拼音:fēng xiāo yǔ huì成语简拼:fxyh注音:ㄈㄥ ㄒㄧㄠ ㄧㄩˇ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71923333045\"); 成语繁体:風瀟雨晦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狂风暴雨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形势险恶 成语解释: 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成语出处: 《诗经 郑

解释成语“韬光晦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韬光晦迹: 拼音:tāo guāng huì jì成语简拼:tghj注音:ㄊㄠ ㄍㄨㄤ ㄏㄨㄟˋ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1850481853\"); 成语繁体:韜光晦跡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韬光养晦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解释: 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

解释成语“隐晦曲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隐晦曲折: 拼音:yǐn huì qū zhé成语简拼:yhqz发音:(\"xxzl.com.4071838341381\"); 成语繁体:隱晦麯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转弯抹角反义词: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

解释成语“遵养晦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遵养晦时: 拼音:zūn yǎng huì shí成语简拼:zyhs注音:ㄗㄨㄣ ㄧㄤˇ ㄏㄨㄟˋ ㄕㄧˊ发音:(\"xxzl.com.40806441814300\"); 成语繁体:遵養晦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遵养时晦、遵时养晦、遵养待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遵养时晦”。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

解释成语“遵时养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遵时养晦: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成语简拼:zsyh注音:ㄗㄨㄣ ㄕㄧˊ ㄧㄤˇ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217103303\"); 成语繁体:遵時養晦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遵养时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等待时机 成语解释: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

解释成语“郑卫之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郑卫之曲: 拼音:zhèng wèi zhī qǔ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郑卫之声、郑卫之音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淫乐 成语解释: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成语分字解释: “郑” 的基本字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

解释成语“旁指曲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旁指曲谕: 拼音:páng zhǐ qǔ yù成语简拼:pzqy注音:ㄆㄤˊ ㄓㄧˇ ㄑㄩˇ ㄧㄩˋ发音:(\"xxzl.com.4080302194611\"); 成语繁体:旁指麯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旁推侧引反义词:直言不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 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

解释成语“潜踪隐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潜踪隐迹: 拼音:qián zōng yǐn jì成语简拼:qzyj注音:ㄑㄧㄢˊ ㄗㄨㄙ ㄧㄣˇ ㄐㄧˋ发音:(\"xxzl.com.4072111126657\"); 成语繁体:潛蹤隱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潜踪蹑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成语解释: 隐蔽踪迹。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

解释成语“耸肩曲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耸肩曲背: 拼音:sǒng jiān qū bèi成语简拼:sjqb注音:ㄙㄨㄙˇ ㄐㄧㄢ ㄑㄩˇ ㄅㄟˋ发音:(\"xxzl.com.407181951656\"); 成语繁体:聳肩麯背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耸肩缩背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耸起两肩,弯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

解释成语“韬晦待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韬晦待时: 拼音:tāo huì dài shí成语简拼:thds注音: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ㄧˊ发音:(\"xxzl.com.4072041225891\"); 成语繁体:韜晦待時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韬光俟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 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

解释成语“探幽索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探幽索隐: 拼音:tàn yōu suǒ yǐn成语简拼:tysy注音:ㄊㄢˋ ㄧㄡ ㄙㄨㄛˇ ㄧㄣˇ发音:(\"xxzl.com.407181909625\"); 成语繁体:探幽索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探赜索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学问等 成语解释: 同“探赜索隐”。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

解释成语“隐介藏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隐介藏形: 拼音:yǐn jiè cáng xíng成语简拼:yjcx发音:(\"xxzl.com.40807350116281\"); 成语繁体:隱介藏形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藏匿 成语解释: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曲突徙薪: 拼音:qū tū xǐ xīn成语简拼:qtxx注音:ㄑㄩˇ ㄊㄨ ㄒㄧˇ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202512984\"); 成语繁体:麯突徙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患未然反义词:临渴掘井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 成语解释: 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

解释成语“徙薪曲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徙薪曲突: 拼音:xǐ xīn qǔ tū成语简拼:xxqt注音:ㄒㄧˇ ㄒㄧㄣ ㄑㄩˇ ㄊㄨ发音:(\"xxzl.com.407230007297\"); 成语繁体:徙薪麯突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曲突徙薪、防患未然反义词:临渴掘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 成语解释: 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

解释成语“曲突移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曲突移薪: 拼音:qǔ tū yí xīn成语简拼:qtyx注音:ㄑㄩˇ ㄊㄨ ㄧˊ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72114466792\"); 成语繁体:麯突移薪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曲突徙薪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 成语解释: 见“曲突徙薪”。 成语出处: 清·李渔《玉搔头·媲美》:“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

解释成语“潜休隐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潜休隐德: 拼音:qián xiū yǐn dé成语简拼:qxyd注音:ㄑㄧㄢˊ ㄒㄧㄨ ㄧㄣˇ ㄉㄜˊ发音:(\"xxzl.com.4072110436638\"); 成语繁体:潛休隱惪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潜光隐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隐藏美德。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宋氏为善堂记》:“而推荣二代,潜休

解释成语“纵曲枉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纵曲枉直: 拼音:zòng qǔ wǎng zhí成语简拼:zqwz发音:(\"xxzl.com.4080320005798\"); 成语繁体:縱麯枉直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成语出处: 《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隐约其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隐约其辞: 拼音:yǐn yuē qí cí成语简拼:yyqc注音:ㄧㄣˇ ㄩㄝ ㄑㄧˊ ㄘㄧˊ发音:(\"xxzl.com.40807032914573\"); 成语繁体:隱約其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闪烁其辞、支吾其辞反义词:直言不讳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