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急吏缓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急吏缓民: 拼音:jí lì huǎn mín成语简拼:jlhm注音:ㄐㄧˊ ㄌㄧˋ ㄏㄨㄢˇ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80250014114\"); 成语繁体:急吏緩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治国等 成语解释: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成语分字

解释成语“裕民足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裕民足国: 拼音:yù mín zú guó成语简拼:ymzg注音:ㄧㄩˋ ㄇㄧㄣˊ ㄗㄨˊ ㄍㄨㄛˊ发音:(\"xxzl.com.4080217003299\"); 成语繁体:裕民足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裕民足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成

解释成语“民胞物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民胞物与: 拼音:mín bāo wù yǔ成语简拼:mbwy注音:ㄇㄧㄣˊ ㄅㄠ ㄨˋ ㄧㄩˇ发音:(\"xxzl.com.4080157212845\"); 成语繁体:民胞物與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成语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成语出处: 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节用裕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节用裕民: 拼音:jié yòng yù mín成语简拼:jyym发音:(\"xxzl.com.4080149562639\"); 成语繁体:節用裕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节用爱民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节约用度,使人民富裕 成语解释: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英语翻译:cut

解释成语“辅世长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辅世长民: 拼音:fǔ shì zhǎng mín成语简拼:fszm发音:(\"xxzl.com.4080142262411\"); 成语繁体:輔丗長民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辅佐君主治国 成语解释: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

解释成语“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吊民伐罪: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成语简拼:dmfz注音:ㄉㄧㄠˋ ㄇㄧ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136352284\"); 成语繁体:弔民伐辠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锄强扶弱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成语解释: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成语出处: 《宋书 索虏传》:

解释成语“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保境息民: 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成语简拼:bjxm发音:(\"xxzl.com.4080127302028\");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保国安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 成语解释: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成语出处: 《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成语例子: 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

解释成语“病民害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病民害国: 拼音:bìng mín hài guó成语简拼:bmhg发音:(\"xxzl.com.4080117191745\"); 成语繁体:病民害國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病民蛊国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成语出处: 清 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

解释成语“福国利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福国利民: 拼音:fú guó lì mí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利国利民反义词: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福:护佑。为国家和人民造福谋利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林则徐给其妻郑夫人家书里说:‘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无害。” 成语分字解释: “福” 的基本字义: 一切顺利,

解释成语“误国害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误国害民: 拼音:wù guó hài mín成语繁体:誤國害民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误国殃民、祸国殃民、误国殄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4回:“张俊身为大将,不思报效,专权乱政,误国害民。”英语翻译:obstruct national affairs a

解释成语“国脉民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国脉民命: 拼音:guó mài mín mìng成语繁体:國脉民命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脉:命脉。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成语出处: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物阜民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物阜民熙: 拼音:wù fù mín x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物阜民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局面等 成语解释: 阜:丰富;熙:吉祥。物产丰富,人民幸福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我则待罢刀兵,安社稷,则要的物阜民熙,则俺这为臣子要当竭力。”英语翻译:Goods are in plentiful suppl

解释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解释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成语简拼:fmzc发音:(\"xxzl.com.4080446328915\");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反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

解释成语“蠹政病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蠹政病民: 拼音:dù zhèng bìng mín成语简拼:dzbm注音:ㄉㄨˋ ㄓㄥˋ ㄅㄧㄥ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80321125890\"); 成语繁体:蠧政病民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蠹国病民、祸国殃民、蠹政害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成语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

解释成语“政荒民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政荒民弊: 拼音:zhèng huāng mín bì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 成语解释: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成语分字解释: “政” 的基本字义: 治理

解释成语“蠹政害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蠹政害民: 拼音:dù zhèng hài mín成语简拼:dzhm注音:ㄉㄨˋ ㄓㄥˋ ㄏㄞ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72341431239\"); 成语繁体:蠧政害民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蠹政病民、蠹国病民、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成语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 《

解释成语“拥政爱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拥政爱民: 拼音:yōng zhèng ài mín成语简拼:yzam注音:ㄩㄥ ㄓㄥˋ ㄞˋ ㄇㄧㄣˊ发音:(\"xxzl.com.407181409395\"); 成语繁体:擁政愛民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民军队 成语解释: 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 成语例子: 人民军队拥政爱民英语翻译:support the

解释成语“尸位病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尸位病民: 拼音:shī wèi bìng mín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尸禄害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成语分字解释: “尸” 的基本字义: 死人的身体:~

解释成语“残民害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残民害理: 拼音:cán mín hài lǐ成语简拼:cmhl发音:(\"xxzl.com.4071943393872\"); 成语繁体:殘民害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干坏事 成语解释: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