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削铁如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削铁如泥: 拼音:xuē tiě rú ní成语简拼:xtrn注音:ㄒㄩㄝ ㄊㄧㄝ ˇ ㄖㄨˊ ㄋㄧˊ发音:(\"xxzl.com.40805525311510\"); 成语繁体:削鐵如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新发于硎、吹发可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 成语出处: 明 范受

解释成语“化铁为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化铁为金: 拼音:huà tiě wéi jī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点铁成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成语解释: 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成语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成语分字解释: “化” 的基本字义: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

解释成语“树俗立化”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树俗立化: 拼音:shù sú lì huà成语简拼:sslh注音:ㄕㄨˋ ㄙㄨˊ ㄌㄧˋ ㄏㄨㄚˋ成语繁体:樹俗立化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树立风俗教化。 成语出处: 《鹖冠子·王鈇》:“世莫不言树俗立化,彼独河道之行以至于此?” 成语分字解释: “树” 的基本字义: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

解释成语“变化多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变化多端: 拼音:biàn huà duō duān成语简拼:bhdd注音:ㄅㄧㄢˋ ㄏㄨㄚˋ ㄉㄨㄛ ㄉㄨㄢ发音:(\"xxzl.com.40807385416390\"); 成语繁体:變化多端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再接再厉、变化莫测反义词:一成不变、强弩之末、一如既往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变化的项目、样子极多 成语解释: 端:

解释成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拼音: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成语简拼:szwf注音:ㄕㄨˇ ㄓㄨㄙ ㄨˊ ㄉㄚˋ ㄐㄧㄤˋ ,ㄌㄧㄠˋ ㄏㄨㄚˋ ㄗㄨㄛˋ ㄒㄧㄢ ㄈㄥ成语繁体: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感慨 成语解释: 比喻办事缺

解释成语“化性起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化性起伪: 拼音:huà xìng qǐ wěi成语简拼:hxqw注音:ㄏㄨㄚˋ ㄒㄧㄥˋ ㄑㄧˇ ㄨㄟˇ发音:(\"xxzl.com.4080247274072\"); 成语繁体:化性起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

解释成语“造化弄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造化弄人: 拼音:zào huà nòng ré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等 成语解释: 造化:迷信者所谓的运气,福分。指命运作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7回:“我们在坐四十五人,似乎并无一人落第,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可见天道不测,造化弄人,你又从何捉摸。” 成语分字解释: “造”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禅絮沾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禅絮沾泥: 拼音:chán xū zhān ní成语简拼:cxzn注音:ㄔㄢˊ ㄒㄩˋ ㄓㄢ ㄋㄧˊ发音:(\"xxzl.com.4080405377194\"); 成语繁体:禪絮沾泥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心潮澎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心情平静 成语解释: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成语出处: 《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

解释成语“羽化飞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羽化飞天: 拼音:yǔ huà fēi tiān成语繁体:羽化飛天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羽化登仙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成语出处: 《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成语分字解释: “羽” 的基本字义: 鸟的毛:~毛。

解释成语“羽化登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羽化登仙: 拼音:yǔ huà dēng xiā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羽化飞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成语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成语分字解释: “羽” 的基本字义: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

解释成语“致远恐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致远恐泥: 拼音:zhì yuǎn kǒng n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成语例子: 章炳麟《驳建立孔教议》:“斯岂草野之无贤才

解释成语“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拼音: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成语简拼:shww成语繁体:虵化為龍,不變其文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万变不离其宗 成语用法: 作分句、宾语;指万变不离其宗 成语解释: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成语出处: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拼音: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

解释成语“云泥殊路”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云泥殊路: 拼音:yún ní shū lù成语简拼:ynsl发音:(\"xxzl.com.4080429398290\"); 成语繁体:雲泥殊路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云泥之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地位差 成语解释: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成语出处: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成语分字解释: “云” 的基

解释成语“蝶化庄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蝶化庄周: 拼音:dié huà zhuāng zhōu注音:ㄉㄧㄝ ˊ ㄏㄨㄚˋ ㄓㄨㄤ ㄓㄡ成语繁体:蜨化莊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蝶化庄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人生 成语解释: 化:变;庄周:战国时思想家。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比喻人生或事物变幻无常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

解释成语“云泥之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云泥之别: 拼音:yún ní zhī bié成语简拼:ynzb注音:ㄧㄨㄣˊ ㄋㄧˊ ㄓㄧ ㄅㄧㄝ ˊ发音:(\"xxzl.com.40806345913644\"); 成语繁体:雲泥之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差地别、云龙井蛙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高下差别悬殊 成语解释: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 南

解释成语“画沙印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画沙印泥: 拼音:huà shā yìn ní成语简拼:hsyn注音:ㄏㄨㄚˋ ㄕㄚ ㄧㄣˋ ㄋㄧˊ发音:(\"xxzl.com.4080148362590\"); 成语繁体:畫沙印泥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笔法 成语解释: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成语出处: 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成语分字解释: “画”

解释成语“滑泥扬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滑泥扬波: 拼音:huá ní yáng bō成语简拼:hnyb注音:ㄏㄨㄚˊ ㄋㄧˊ ㄧㄤˊ ㄅㄛ发音:(\"xxzl.com.4080247144067\"); 成语繁体:滑泥揚波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淈泥扬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没主见 成语解释: 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

解释成语“和稀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和稀泥: 拼音:huò xī ní注音:ㄏㄨㄛˋ ㄒㄧ ㄋㄧˊ成语繁体:咊稀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抹稀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成语解释: 比喻调和纷争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 成语例子: 季羡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解释成语“化腐为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化腐为奇: 拼音:huà fǔ wéi qí成语简拼:hfwq注音:ㄏㄨㄚˋ ㄈㄨˇ ㄨㄟˊ ㄑㄧˊ发音:(\"xxzl.com.40807050314667\"); 成语繁体:化腐為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化腐朽为神奇、化腐成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变坏为好 成语解释: 见“化腐成奇”。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