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断钗重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断钗重合: 拼音:duàn chāi chóng hé成语繁体:斷釵重合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破镜重圆反义词:覆水难收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重新团聚 成语解释: 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解释成语“破镜重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破镜重归: 拼音:pò jìng chóng guī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破镜重合、破镜重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重新团聚 成语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英语翻译:reunion of husband and wife after

解释成语“恩重丘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恩重丘山: 拼音:ēn zhòng qiū shān成语简拼:ezqs发音:(\"xxzl.com.4080414197773\");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恩重如山、恩德如山反义词:不共戴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激词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

解释成语“双足重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双足重茧: 拼音:shuāng zú chóng jiǎn成语简拼:szcj成语繁体:雙足重繭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形容奔走劳苦。 成语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 成语分字解释: “双” 的基本字义: 两个,一对:一~鞋。~杠。

解释成语“变化无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变化无方: 拼音:biàn huà wú fāng成语繁体:變化無方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反义词:一成不变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各种事物或人的情绪 成语解释: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

解释成语“无足轻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足轻重: 拼音:wú zú qīng zhòng成语简拼:wzqz注音:ㄨˊ ㄗㄨˊ ㄑㄧㄥ ㄓㄨㄙˋ发音:(\"xxzl.com.40807362416324\"); 成语繁体:無足輕重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关宏旨、无关大局、无关紧要反义词:举足轻重 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 成语解释: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

解释成语“血气方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血气方壮: 拼音:xuè qì fāng zhuàng注音:ㄒㄩㄝˋ ㄑㄧˋ ㄈㄤ ㄓㄨㄤˋ成语繁体:血氣方壯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血气方刚、气血方刚、血气方盛反义词:老态龙钟、暮气沉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成语解释: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嘉贞传》:“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

解释成语“半亩方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半亩方塘: 拼音:bàn mǔ fāng táng注音:ㄅㄢˋ ㄇㄨˇ ㄈㄤ ㄊㄤˊ成语繁体:半畝方塘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很小的地方 成语解释: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成语出处: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成语例子: 清·李渔《闲情偶寄》:“竟不得半亩方塘为立身之地”英语翻译:semi-mu

解释成语“凿圆枘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凿圆枘方: 拼音:záo yuán ruì fāng成语繁体:鑿圓枘方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圆凿方枘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凿:榫卯;枘:榫头。榫眼是圆的,榫头却是方的。比喻双方龃龉不合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成语例子: 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比迫于衣食,强勉万一之遇,

解释成语“血气方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血气方盛: 拼音:xuè qì fāng shèng注音:ㄒㄩㄝˋ ㄑㄧˋ ㄈㄤ ㄕㄥˋ成语繁体:血氣方盛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血气方刚、气血方刚、血气方壮反义词:老态龙钟、暮气沉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成语解释: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

解释成语“各霸一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各霸一方: 拼音:gè bà yī fāng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割据一方反义词:一统天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 成语解释: 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成语例子: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3章:

解释成语“志在四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志在四方: 拼音:zhì zài sì fāng成语简拼:zzsf注音:ㄓㄧˋ ㄗㄞˋ ㄙㄧˋ ㄈㄤ发音:(\"xxzl.com.408035154626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雄心壮志反义词: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成语出处: 元

解释成语“举止大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举止大方: 拼音:jǔ zhǐ dà fāng成语简拼:jzdf注音:ㄐㄨˇ ㄓㄧˇ ㄉㄚˋ ㄈㄤ发音:(\"xxzl.com.4080355496506\"); 成语繁体:舉止大方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举止不凡反义词:举止失措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成语解释: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仪态万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仪态万方: 拼音:yí tài wàn fāng成语简拼:ytwf注音:ㄧˊ ㄊㄞˋ ㄨㄢˋ ㄈㄤ发音:(\"xxzl.com.4080359366772\"); 成语繁体:儀態萬方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仪态万千、倾国倾城、天姿国色反义词:面目可憎、其貌不扬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女子 成语解释: 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

解释成语“血气方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血气方刚: 拼音:xuè qì fāng gāng成语简拼:xqfg注音:ㄒㄩㄝˋ ㄑㄧˋ ㄈㄤ ㄍㄤ发音:(\"xxzl.com.4080400336837\"); 成语繁体:血氣方剛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年轻气盛、年富力强反义词:老态龙钟、暮气沉沉、未老先衰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

解释成语“五方杂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五方杂处: 拼音:wǔ fāng zá chǔ成语简拼:wfzc注音:ㄨˇ ㄈㄤ ㄗㄚˊ ㄔㄨˇ发音:(\"xxzl.com.4080402416984\"); 成语繁体:五方雜處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五方杂厝、龙蛇混杂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成语解释: 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

解释成语“贤良方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贤良方正: 拼音: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成语简拼:xlfz注音:ㄒㄧㄢˊ ㄌㄧㄤˊ ㄈㄤ ㄓㄥˋ发音:(\"xxzl.com.4080402416983\"); 成语繁体:賢良方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贤才君子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成语解释: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

解释成语“气血方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气血方刚: 拼音:qì xuè fāng gāng成语简拼:qxfg注音:ㄑㄧˋ ㄒㄩㄝˋ ㄈㄤ ㄍㄤ发音:(\"xxzl.com.4080409257476\"); 成语繁体:氣血方剛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血气方刚、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成语解释: 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伊

解释成语“五方杂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五方杂厝: 拼音:wǔ fāng zá cuò成语简拼:wfzc注音:ㄨˇ ㄈㄤ ㄗㄚˊ ㄘㄨㄛˋ发音:(\"xxzl.com.4080411347572\"); 成语繁体:五方雜厝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五方杂处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成语解释: 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

解释成语“行不逾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行不逾方: 拼音:xíng bù yú fāng成语简拼:xbyf发音:(\"xxzl.com.4080411447583\");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行不由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