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中原逐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中原逐鹿: 拼音:zhōng yuán zhú lù成语简拼:zyzl注音:ㄓㄨㄙ ㄧㄨㄢˊ ㄓㄨˊ ㄌㄨˋ发音:(\"xxzl.com.40805474111160\");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逐鹿中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

解释成语“平头正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头正脸: 拼音:píng tóu zhèng liǎn成语简拼:ptzl注音:ㄆㄧㄥˊ ㄊㄡˊ ㄓㄥˋ ㄌㄧㄢˇ发音:(\"xxzl.com.4071903522209\"); 成语繁体:平頭正臉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方头大脸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相貌端正 成语解释: 形容相貌端正。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

解释成语“略迹原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略迹原心: 拼音:lüè jì yuán xīn成语简拼:ljyx注音:ㄌㄩㄝˋ ㄐㄧˋ ㄧㄨㄢˊ ㄒㄧㄣ发音:(\"xxzl.com.4080259264389\"); 成语繁体:畧跡原心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略迹原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成语出处: 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

解释成语“平原易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原易野: 拼音:píng yuán yì yě成语简拼:pyyy注音:ㄆㄧㄥˊ ㄧㄨㄢˊ ㄧˋ ㄧㄜˇ发音:(\"xxzl.com.408030226462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浚于是欲谋大举,乃召端问之,端曰:‘平原易野,贼便

解释成语“平复如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复如故: 拼音:píng fù rú gù成语繁体:平復如故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平复如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成语分字解释: “平”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男女平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男女平权: 拼音:nán nǚ píng quán成语繁体:男女平権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男女平等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男女地位 成语解释: 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 成语出处: 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英语翻译:gender equality 成语分字解释: “男” 的基本字义: 阳性的人

解释成语“余波未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余波未平: 拼音:yú bō wèi píng成语简拼:ybwp发音:(\"xxzl.com.408035906673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影响还没结束 成语解释: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成语例子: 我们趁此事余波未平的时候趁热打铁 成语分字解释: “余” 的基本字义: 我:“~将

解释成语“路见不平,拔剑相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分句;指见义勇为 成语解释: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

解释成语“不平而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平而鸣: 拼音:bù píng ér mí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平则鸣、物不平则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 明·瞿佑《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偶以不平而鸣,遽获多言之咎。”英语翻译:A man with a gri

解释成语“有本有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本有原: 拼音:yǒu běn yǒu yuán成语简拼:ybyy注音:ㄧㄡˇ ㄅㄣˇ ㄧㄡˇ ㄧㄨㄢˊ发音:(\"xxzl.com.407231811707\");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有本有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亦作“有本有源”。谓有根源;源源本本。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毁》:“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

解释成语“原原委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原原委委: 拼音:yuán yuán wěi wěi成语简拼:yyww注音:ㄧㄨㄢˊ ㄧㄨㄢˊ ㄨㄟˇ ㄨㄟˇ发音:(\"xxzl.com.407232222812\");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原原本本 成语用法: 作宾语、状语;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 原原本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甚么

解释成语“原始见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原始见终: 拼音:yuán shǐ jiàn zhōng成语简拼:ysjz注音:ㄧㄨㄢˊ ㄕㄧˇ ㄐㄧㄢˋ ㄓㄨㄙ发音:(\"xxzl.com.4080315465480\"); 成语繁体:原始見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原始反终、原始要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 成语解释: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实知》:“

解释成语“太平无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太平无象: 拼音:tài píng wú xiàng成语简拼:tpwx注音:ㄊㄞˋ ㄆㄧㄥˊ ㄨˊ ㄒㄧㄤˋ发音:(\"xxzl.com.4080411047533\"); 成语繁体:太平無象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 成语解释: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

解释成语“原形败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原形败露: 拼音:yuán xíng bài lù成语简拼:yxbl注音:ㄧㄨㄢˊ ㄒㄧㄥˊ ㄅㄞˋ ㄌㄨˋ发音:(\"xxzl.com.4080412357649\"); 成语繁体:原形敗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原形毕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本来面目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脸

解释成语“平地风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地风雷: 拼音:píng dì fēng léi成语简拼:pdfl注音:ㄆㄧㄥˊ ㄉㄧˋ ㄈㄥ ㄌㄟˊ发音:(\"xxzl.com.40805451110984\"); 成语繁体:平地風靁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平地一声雷、平地起雷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名声、地位等 成语解释: 犹言平地一声雷。 成语出处: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

解释成语“遇物持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遇物持平: 拼音:yù wù chí píng成语简拼:ywcp注音:ㄧㄩˋ ㄨˋ ㄔㄧˊ ㄆ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6101712728\");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解释成语“循名督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循名督实: 拼音:xún míng dū shí成语繁体:循名督實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循名核实、循名责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 成语解释: 循:依照;督:督责。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 成语分字解释: “循” 的基本字义: 遵守,依照沿袭

解释成语“称物平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称物平施: 拼音:chēng wù píng shī注音:ㄔㄥ ㄨˋ ㄆㄧㄥˊ ㄕㄧ成语繁体:稱物平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称:通“秤”,计重;施:给予。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 成语出处: 《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成语例子: 明·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奈何使苦寒与逸肥一样同折?非

解释成语“略迹原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略迹原情: 拼音:lüè jì yuán qíng成语简拼:ljyq注音:ㄌㄩㄝˋ ㄐㄧˋ ㄧㄨㄢˊ ㄑ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156582832\"); 成语繁体:畧跡原情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略迹原心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成语解释: 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成语出处: 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

解释成语“平安家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安家书: 拼音:píng ān jiā shū成语繁体:平安家書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家信 成语解释: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成语故事:宋朝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录》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书生胡定安在泰山读书,十年没有回家,家人托人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