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拼音: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成语简拼:ybwq注音:ㄧ ㄅㄛ ㄨㄟˋ ㄆㄧㄥˊ ,ㄧ ㄅㄛ ㄧㄡˋ ㄑㄧˇ发音:(\"xxzl.com.4080446388922\");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波三折反义词:风平浪静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事情波折很多 成语解释: 一个浪

解释成语“含笑九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含笑九原: 拼音:hán xiào jiǔ yuá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含笑九泉、含笑九幽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死而无憾 成语解释: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成语出处: 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黄府君挽词四首》:“齿发如公自古稀,定应含笑九原归。” 成语分字解释: “含” 的基本字义: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

解释成语“持平之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持平之论: 拼音:chí píng zhīlùn成语简拼:cpzl注音:ㄔㄧˊ ㄆㄧㄥˊ ㄓㄧ ㄌㄨㄣˋ发音:(\"xxzl.com.40805563911758\"); 成语繁体:持平之論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反义词:偏听偏信、一孔之见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形容调和折中的言论 成语解释: 持平:保持公正;没

解释成语“天成地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成地平: 拼音:tiān chéng dì píng成语简拼:tcdp注音:ㄊㄧㄢ ㄔㄥˊ ㄉㄧˋ ㄆㄧㄥˊ发音:(\"xxzl.com.407181857616\");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平地成反义词:天下大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天下太平 成语解释: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

解释成语“沟满壕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沟满壕平: 拼音:gōu mǎn háo píng成语简拼:gmhp发音:(\"xxzl.com.4071921042941\"); 成语繁体:溝滿壕平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沟满濠平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饱满 成语解释: 形容饱满。 成语出处: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依流平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依流平进: 拼音:yī liú píng jìn成语简拼:ylpj注音:ㄧ ㄌㄧㄨˊ ㄆㄧㄥˊ ㄐㄧㄣˋ发音:(\"xxzl.com.40810225416912\"); 成语繁体:依流平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仕途 成语解释: 流:品级;依流:依照品级;平进:循序渐进。指做官按照资历一步步提升。 成语出处: 《南史·王骞传》:“吾家本素族,

解释成语“原封不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原封不动: 拼音:yuán fēng bù dòng成语简拼:yfbd注音:ㄧㄨㄢˊ ㄈㄥ ㄅㄨˋ ㄉㄨㄙˋ发音:(\"xxzl.com.4080359296762\"); 成语繁体:原封不動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依然如故、纹丝不动、一成不变反义词:除旧布新、改头换面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改变任何东西 成语解释: 封:

解释成语“物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物不平则鸣: 拼音:wù bù píng zé míng成语繁体:物不平則鳴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平则鸣、不平而鸣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成语例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

解释成语“怏怏不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怏怏不平: 拼音:yàng yàng bù pí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怏怏:因不平而郁郁不乐。神志怏怏的,心中很感不平 成语出处: 《隋书·虞世基传》:“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成语例子: 宋·王懋《野客丛书·杨恽有外祖风》:“恽报书,委曲敷叙,其怏怏不平之气宛然有外祖风致。” 成语分字解释: “

解释成语“平铺直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铺直叙: 拼音:píng pū zhí xù成语简拼:ppzx注音:ㄆㄧㄥˊ ㄆㄨˋ ㄓㄧˊ ㄒㄩˋ发音:(\"xxzl.com.4071904262231\"); 成语繁体:平鋪直敘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平淡无奇反义词:波澜壮阔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用于说话、写作等 成语解释: 平:没有起伏;铺:铺陈;直:没有曲

解释成语“公平正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公平正直: 拼音:gōng píng zhèng zhí成语简拼:gpzz发音:(\"xxzl.com.407192044292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公平无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公道 成语解释: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成语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成语

解释成语“一碗水端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碗水端平: 拼音: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成语简拼:ywsp注音:ㄧ ㄨㄢˇ ㄕㄨㄟˇ ㄉㄨㄢ ㄆ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35941677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不偏不倚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两者取舍 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

解释成语“星星之火,遂成燎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拼音: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新生事物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

解释成语“愤恨不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愤恨不平: 拼音:fèn hèn bù píng成语繁体:憤恨不平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愤愤不平、愤懑不平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心中不服 成语解释: 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出处: 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英语翻译:complain of a grie

解释成语“雕虎焦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雕虎焦原: 拼音:diāo hǔ jiāo yuán成语简拼:dhjy注音:ㄉㄧㄠ ㄏㄨˇ ㄐㄧㄠ ㄧㄨㄢˊ发音:(\"xxzl.com.4072005544763\"); 成语繁体:鵰虎焦原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凶险环境 成语解释: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

解释成语“天平地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天平地成: 拼音:tiān píng dì chéng成语简拼:tpdc注音:ㄊㄧㄢ ㄆㄧㄥˊ ㄉㄧˋ ㄔㄥˊ发音:(\"xxzl.com.4071852221910\");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天成地平反义词:天下大乱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指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解释成语“原始要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原始要终: 拼音:yuán shǐ yào zhōng成语简拼:ysyz注音:ㄧㄨㄢˊ ㄕㄧˇ ㄧㄠˋ ㄓㄨㄙ发音:(\"xxzl.com.4080315485483\"); 成语繁体:原始要終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追根溯源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 成语解释: 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

解释成语“素昧生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素昧生平: 拼音:sù mèi shēng píng成语简拼:smsp注音:ㄙㄨˋ ㄇㄟˋ ㄕㄥ ㄆ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5205810475\");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素昧平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过去没见过面的人 成语解释: 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同“素昧平生”。 成语出处: 《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时筱仁

解释成语“平复如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平复如旧: 拼音:píng fù rú jiù成语繁体:平復如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平复如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 成语分字解释: “平” 的基本字义: 不倾斜,无凹凸,

解释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注音:ㄌㄨˋ ㄐㄧㄢˋ ㄅㄨˋ ㄆㄧㄥˊ ,ㄅㄚˊ ㄉㄠ ㄒㄧㄤ ㄐㄧㄨˋ成语繁体:路見不平,拔刀相捄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成语用法: 作主语、谓语、分句;指见义勇为 成语解释: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