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止不殆: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成语简拼:zzbd注音:ㄓㄧ ㄓㄧˇ ㄅㄨˋ ㄉㄞˋ发音:(\"xxzl.com.40806351613665\");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知足不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解释: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出处: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解释成语“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晋书·孔严传》:“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

解释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成语简拼:fmzc发音:(\"xxzl.com.4080446328915\");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反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统治者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

解释成语“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适可而止: 拼音:shì kě ér zhǐ成语简拼:skez注音:ㄕㄧˋ ㄎㄜˇ ㄦˊ ㄓㄧˇ发音:(\"xxzl.com.40805553511689\"); 成语繁体:適可而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反义词:过犹不及、得寸进尺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解释成语“投膏止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投膏止火: 拼音:tóu gāo zhǐ huǒ成语简拼:tgzh注音:ㄊㄡˊ ㄍㄠ ㄓㄧˇ ㄏㄨㄛˇ发音:(\"xxzl.com.4080519411037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釜底抽薪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

解释成语“举止自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举止自若: 拼音:jǔ zhǐ zì ruò成语简拼:jzzr发音:(\"xxzl.com.4080355526510\"); 成语繁体:舉止自若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举止自如、镇定自若反义词:惊慌失措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人处事镇静 成语解释: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 唐高祖

解释成语“流言止于智者”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流言止于智者: 拼音: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成语简拼:lyzz发音:(\"xxzl.com.408035516646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指谣言 成语解释: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成语出处: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

解释成语“学问无止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学问无止境: 拼音:xué wèn wú zhǐ jìng成语繁体:壆問無止境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学无止境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学问 成语解释: 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成语例子: 学问无止境,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英语翻译:Knowledge is infinite. 成语分字解释: “学” 的基本字义: 效法,钻研知识,

解释成语“生功止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生功止过: 拼音:shēng gōng zhǐ guò注音:ㄕㄥ ㄍㄨㄙ ㄓㄧˇ ㄍㄨㄛˋ成语繁体:生功止過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止:禁止,组织。鼓励立功,防止过失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疑》:“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明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 成语分字解释: “生”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止戈兴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止戈兴仁: 拼音:zhǐ gē xīng rén成语简拼:zgxr发音:(\"xxzl.com.4080318065652\"); 成语繁体:止戈興仁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成语出处: 《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成语分字解释: “止” 的基本字义: 停住不动

解释成语“止戈散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止戈散马: 拼音:zhǐ gē sàn mǎ成语简拼:zgsm注音:ㄓㄧˇ ㄍㄜ ㄙㄢˋ ㄇㄚˇ发音:(\"xxzl.com.4080318045649\"); 成语繁体:止戈散馬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马放南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成语出处: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成

解释成语“坎止流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坎止流行: 拼音:kǎn zhǐ liú xíng成语简拼:kzlx注音:ㄎㄢˇ ㄓㄧˇ ㄌㄧㄨˊ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258204308\");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流行坎止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因事而变 成语解释: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

解释成语“规行矩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规行矩止: 拼音:guī xíng jǔ zhǐ成语简拼:gxjz注音:ㄍㄨㄟ ㄒㄧㄥˊ ㄒㄧㄥˊ ㄒㄧㄥˊ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240303961\"); 成语繁体:規行榘止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规行矩步、墨守成规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成语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解释成语“止暴禁非”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止暴禁非: 拼音:zhǐ bào jǐn fēi成语简拼:zbjf发音:(\"xxzl.com.4080216583298\");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制止种种坏事 成语解释: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成语分字解

解释成语“流行坎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流行坎止: 拼音:liú xíng kǎn zhǐ成语简拼:lxkz注音:ㄌㄧㄨˊ ㄒㄧㄥˊ ㄎㄢˇ ㄓㄧˇ发音:(\"xxzl.com.4080157042835\");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坎止流行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 成语解释: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官止神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官止神行: 拼音:guān zhǐ shén xíng成语简拼:gzsx发音:(\"xxzl.com.4080144352469\");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对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成语解释: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成语分字解释: “官” 的基本字义:

解释成语“禁暴止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禁暴止乱: 拼音:jìn bào zhǐ luà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禁暴正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打击犯罪 成语解释: 禁:制止;暴:强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 成语例子: 章炳麟《电湘救赵》

解释成语“说梅止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说梅止渴: 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成语简拼:smzk注音:ㄕㄨㄛ ㄇㄟˊ ㄓㄧˇ ㄎㄜˇ发音:(\"xxzl.com.4072137266926\"); 成语繁体:説楳止渴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望梅止渴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望梅止渴”。 成语出处: 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

解释成语“山止川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山止川行: 拼音:shān zhǐ chuān xíng成语简拼:szcx注音:ㄕㄢ ㄓㄧˇ ㄔㄨㄢ ㄒㄧㄥˊ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成语分字解释: “山” 的基本字义: 地面

解释成语“禁止令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禁止令行: 拼音:jìn zhǐ lìng xíng成语简拼:jzlx注音:ㄐㄧㄣˋ ㄓㄧˇ ㄌㄧㄥˋ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72036535694\");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令行禁止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政策等 成语解释: 指施禁则止,出令则行。同“令行禁止”。 成语出处: 清魏源《叙》:“五官强,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