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投膏止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投膏止火:

拼音:tóu gāo zhǐ huǒ
成语简拼:tgzh
注音:ㄊㄡˊ ㄍㄠ ㄓㄧˇ ㄏㄨㄛˇ
发音:("xxzl.com.4080519411037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反义词:釜底抽薪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英语翻译:pour oil on the flames to put out a fire

成语分字解释:

“投” 的基本字义: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 跳进去:~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发向:~射。~
含有

“投” 的成语:

牵衣投辖
情投意忺
投戈讲艺
投壶电笑
投间抵隙
投木报琼
投山窜海
投石拔距
投石超距
投隙抵罅
投隙抵巇
遗艰投大
引手投足
凿空投隙
珠投璧抵
投袂荷戈
投袂援戈
忙投急趁
投杼市虎
偶变投隙

“膏” 的基本字义: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含有

“膏” 的成语:

民脂民膏
焚膏继晷
民膏民脂
膏车秣马
膏唇贩舌
膏粱文绣
敲髓洒膏
剩馥残膏
余膏剩馥
雨膏烟腻
纨绔膏粱
煎膏炊骨
膏粱纨绔
燃膏继晷
残膏剩馥
继晷焚膏
膏场绣浍
膏唇拭舌
膏粱锦绣
膏粱纨袴

“止” 的基本字义:

停住不动:~步。截~。 拦阻,使停住:~痛。禁~。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古同趾,脚;脚趾头。
含有

“止” 的成语:

言谈举止
令行禁止
举止言谈
知足知止
禁止令行
山止川行
说梅止渴
禁暴止乱
官止神行
流行坎止
止暴禁非
规行矩止
坎止流行
止戈散马
止戈兴仁
生功止过
学问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举止自若
举止大方

“火” 的基本字义: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紧急:~速。十万~急。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发怒,怒气:~暴。~性。 中医指
含有

“火” 的成语: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妒火中烧
火烛小心
真金烈火
厝薪于火
投膏止火
薪烬火传
熊熊烈火
满腔怒火
钻燧取火
香火缘
无明火
急如风火
十万火速
井中求火
火上添油
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