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以言取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言取人: 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语简拼:yyqr注音:ㄧˇ ㄧㄢˊ ㄑㄩˇ ㄖㄣˊ发音:(\"xxzl.com.4080642091414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辞取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成语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

解释成语“以刑止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刑止刑: 拼音:yǐ xíng zhǐ xíng成语简拼:yxzx注音:ㄧˇ ㄒㄧㄥˊ ㄓㄧˇ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6420114134\");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刑去刑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犹以刑去刑。 成语出处: 《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成语例子: 不

解释成语“以刑致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刑致刑: 拼音:yǐ xíng zhì xíng成语简拼:yxzx注音:ㄧˇ ㄒㄧㄥˊ ㄓㄧˋ ㄒㄧㄥˊ发音:(\"xxzl.com.4080641591413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成语出处: 《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

解释成语“以为后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为后图: 拼音:yǐ wéi hòu tú成语简拼:ywht注音:ㄧˇ ㄨㄟˊ ㄏㄡˋ ㄊㄨˊ发音:(\"xxzl.com.40806415414125\"); 成语繁体:以為后圖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为以后作打算。 成语出处: 《左传·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

解释成语“以莛撞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莛撞钟: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成语简拼:ytzz注音:ㄧˇ ㄊㄧㄥˊ ㄓㄨㄤˋ ㄓㄨㄙ发音:(\"xxzl.com.40806414914118\"); 成语繁体:以莛撞鐘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莛扣钟、以莛叩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解释: ①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②比

解释成语“以莛扣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莛扣钟: 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g成语简拼:ytkz注音: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ㄙ发音:(\"xxzl.com.40806421514147\"); 成语繁体:以莛扣鐘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莛撞钟、以莛叩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解释: 见“以莛撞钟”。 成语出处: 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

解释成语“以汤沃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汤沃沸: 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语简拼:ytwf注音:ㄧˇ ㄊㄤ ㄨㄛˋ ㄈㄟˋ发音:(\"xxzl.com.40806421214144\"); 成语繁体:以湯沃沸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汤止沸、以火止沸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处理方式不对 成语解释: 见“以汤止沸”。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

解释成语“以索续组”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索续组: 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简拼:ysxz注音:ㄧˇ ㄙㄨㄛˇ ㄒㄩˋ ㄗㄨˇ发音:(\"xxzl.com.40806420114133\"); 成语繁体:以索續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狗尾续貂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 成语出处: 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贤君见抑,

解释成语“以叔援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叔援嫂: 拼音:yǐ shū yuán sǎo成语简拼:ysys注音:ㄧˇ ㄕㄨ ㄧㄨㄢˊ ㄙㄠˇ发音:(\"xxzl.com.40806415114120\");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

解释成语“以书为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书为御: 拼音:yǐ shū wéi yù成语简拼:yswy注音:ㄧˇ ㄕㄨ ㄨㄟˊ ㄧㄩˋ发音:(\"xxzl.com.40806414814117\"); 成语繁体:以書為御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

解释成语“以慎为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慎为键: 拼音:yǐ shèn wéi jiàn成语简拼:yswj注音:ㄧˇ ㄕㄣˋ ㄨㄟˊ ㄐㄧㄢˋ发音:(\"xxzl.com.40806415414124\"); 成语繁体:以慎為鍵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忍为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用谨慎作锁。表示处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祸。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

解释成语“以肉啖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肉啖虎: 拼音:yǐ ròu dàn hǔ成语简拼:yrdh注音:ㄧˇ ㄖㄡˋ ㄉㄢˋ ㄏㄨˇ发音:(\"xxzl.com.40806414714116\"); 成语繁体:以肉啗虎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肉餧虎、以肉喂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见“以肉餧虎”。 成语出处: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

解释成语“以忍为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忍为阍: 拼音:yǐ rěn wéi hūn成语简拼:yrwh注音:ㄧˇ ㄖㄣˇ ㄨㄟˊ ㄏㄨㄣ发音:(\"xxzl.com.40806414414112\"); 成语繁体:以忍為閽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慎为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

解释成语“以一知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一知万: 拼音:yǐ yī zhī wàn成语简拼:yyzw发音:(\"xxzl.com.40805505811380\"); 成语繁体:以一知萬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见微知著 成语解释: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成语出处: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成语例子: 正确的学习方

解释成语“积以为常”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积以为常: 拼音:jī yǐ wéi cháng成语简拼:jywc注音:ㄐㄧ ㄧˇ ㄨㄟˊ ㄔㄤˊ发音:(\"xxzl.com.4072348051356\"); 成语繁体:积以為常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习以为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

解释成语“无以复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以复加: 拼音:wú yǐ fù jiā成语简拼:wyfj注音:ㄨˊ ㄧˇ ㄈㄨˋ ㄐㄧㄚ发音:(\"xxzl.com.40807360316304\"); 成语繁体:無以復加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登峰造极、叹为观止反义词:人外有人 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成语出

解释成语“乘虚以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乘虚以入: 拼音:chéng xū yǐ rù成语繁体:乗虚以入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乘虚而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军事或处事 成语解释: 乘:趁着;虚:空隙,弱点。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 成语出处: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 成语例子: 清·魏源《例言中》:“即伪孔《传》亦乘马郑支离臆说之极弊而乘虚以入者。

解释成语“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身作则: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成语简拼:yszz注音:ㄧˇ ㄕㄣ ㄗㄨㄛˋ ㄗㄜˊ发音:(\"xxzl.com.40805492911281\"); 成语繁体:以身作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反义词:以身试法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

解释成语“以言举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言举人: 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语简拼:yyjr注音:ㄧˇ ㄧㄢˊ ㄐㄨˇ ㄖㄣˊ发音:(\"xxzl.com.40806092312662\"); 成语繁体:以言舉人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文学]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

解释成语“以言为讳”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言为讳: 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语简拼:yywh注音:ㄧˇ ㄧㄢˊ ㄨㄟˊ ㄏㄨㄟˋ发音:(\"xxzl.com.40806092612665\"); 成语繁体:以言為諱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成语出处: 《汉书·梅福传》:“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