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身作则: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
成语简拼:yszz
注音:ㄧˇ ㄕㄣ ㄗㄨㄛˋ ㄗㄜˊ
发音:("xxzl.com.40805492911281");
成语繁体:以身作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反义词:以身试法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成语正音:则,不能读作“zhé”。
成语辨形:作,不能写作“做”;则,不能写作“啧”。

成语例子:

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巴金《家》二十五)
成语故事:
齐国相国晏婴历仕三朝,德高望重,他对自己要求甚严,处处以身作则,倡行廉洁,吃糙米饭,穿粗布衣,坐简易车,住低矮民房。齐景公过意不去,就要送他新车新衣,他坚决不受。齐景公要给他盖新房,他还是坚持不接受
英语翻译:set an example with one's own conduct
日语翻译:艖(み)をもって範(のり)を示(しめ)す
俄语翻译:подáть личный пример
其他语言:mit gutem Beispiel vorangehense donner soi-même en exemple
成语谜语:模特儿;量体裁衣
歇后语:裁缝剪衣

成语分字解释:

“以” 的基本字义: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
含有

“以” 的成语:

以忍为阍
以肉啖虎
以肉餧虎
以慎为键
以书为御
以叔援嫂
以索续组
以汤沃沸
以莛扣钟
以莛撞钟
以为后图
以刑致刑
以刑止刑
以言取人
以夜继日
以夜续昼
以镒称铢
以佚待劳
以逸击劳
以一儆百

“身” 的基本字义: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
含有

“身” 的成语:

百身何赎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一身而二任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勤以立身
一身两任
感遇忘身
才广妨身
毁不危身
身自为之
身死名辱
仅以身免
人百其身

“作” 的基本字义: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
含有

“作” 的成语:

白日作梦
一家之作
压卷之作
即兴之作
怫然作色
逢场作乐
作恶多端
以身作则
惺惺作态
为虎作伥
为人作嫁
天作之合
始作俑者
指鹿作马
自作门户
楚楚作态
逢场作趣
朋比作奸
屋下作屋
作古正经

“则” 的基本字义:

模范:以身作~。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效法:~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
含有

“则” 的成语:

得寸则寸
否终则泰
器满则覆
一则一,二则二
有典有则
急则抱佛脚
非愚则诬
前危后则
有物有则
心之官则思
剥极则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