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r中文翻译,traver是什么意思,traver发音、用法及例句
- 单词
- 2025-04-06
- 1热度
- 0评论


- 内容导航:
- 1、traver
- 2、豆瓣评分9.0以上灾难片 中美档案灾难备份工作比较研究
1、traver
traver发音
英: 美:
traver中文意思翻译
常见释义:
n.特拉弗(姓氏)
traver双语使用场景
1、Local resident David Traver was named the 2009 World Beard Champion for his beard woven into a snowshoe design───当地居民大卫Traver被评为2009年胡子大赛世界冠军,比尔德为他的胡子编织成一个雪鞋的样子
traver相似词语短语
1、traction aid crossword───牵引辅助纵横字谜
2、micrococcus tetragenus genbank───genbank四属微球菌
3、straight angle───n.[数]平角;n.平角
4、tristram shandy───项狄传(书名)
5、horizontally transferred gene───水平转移基因
6、side entrance───n.侧门
7、cross training───交叉培训; 交叉锻炼;交叉训练
8、straightforwardly tusked───直截了当地
9、traitorous lord───叛徒领主
10、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分层任意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取土样
2、豆瓣评分9.0以上灾难片 中美档案灾难备份工作比较研究
摘 要: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档案;灾难备份;异地备份
Abstract:Archive is the valuable wealth of our country and society. Ensuring the complete integrity of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is the basic security and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the archival work. As an effective wa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archives, archival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work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archival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And it analys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esent archival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work. It uses the related America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ies’ archival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Keywords:Archive;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Offsite backup
灾难备份,就是“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1]具体来说,档案灾难备份,是指当突然发生对档案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灾难时,档案部门具备的及时转移档案信息载体和启动档案信息备份系统的功能。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但就目前来说,我国档案灾难备份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对档案的损毁已成为档案机构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国档案学界一直在努力,有致力于介绍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的,也有着眼于我国目前具体的档案灾备工作的改良上的,但理论研究的如火如荼并没有带来档案灾备实践的新面貌。因此,本文试图从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中思考我国的档案灾备工作,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 中美档案灾难备份工作的发展进程
1.1 美国档案灾难备份工作的发展进程。美国的灾难备份工作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步,其历史性的标志是197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由SunGard公司建立的商业性灾备中心。在这以后的10年中,美国的灾备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拥有了超过100家的灾难备份服务商。1989年至1999年,灾备服务商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和重组后,剩下了31家灾备服务商,其业务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目前为止,美国拥有不足10家的大型灾备服务商,他们主要对外提供备份数据中心服务、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规划咨询、OEM保险服务、快速运达服务等。由于美国的灾备市场已日趋成熟,据有关数据显示,国外采用灾备外包服务的比例达到了71%。[2]目前来说,美国的很多档案馆都拥有自己的灾备中心,不过,考虑到文件增长给灾备中心带来的压力,以及降低成本的需要,他们会选择将最关键的文件自己灾备,而把不太关键的数据托管给文件中心或者商业性的灾备中心。另外,很多美国档案馆都会到保险公司投保,以减轻灾难给档案带来的损失,如,美国Presbyterian学院档案馆就向Traverlers保险公司购买了火灾和意外险。[3]另外,为了防止突发性灾难给政府、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美国的许多行业主管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来规范行业的灾难备份工作。如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规定银行对灾难恢复计划进行测试、维护和演习;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对信息安全、备份及恢复计划等进行了规定。针对档案行业,美国各地方政府制定了重要文件异地存储标准或指南,如,纽约地方政府非现行文件异地存储指南;密西西比档案与历史部异地存储标准等。[4]各州档案馆也相应地制定了本馆的灾难恢复计划等,如,佛罗里达州图书馆与档案馆于2008年制定的《公共文件、档案馆和图书馆灾害恢复指导》;乔治亚州档案馆于2005年制定的《灾难预防计划》;明尼苏达州档案馆于2003年制定的《灾难预防计划》;Presbyterian学院于2007年制定的《档案馆灾难预防计划》等。
1.2 中国档案灾难备份工作的发展进程
1.2.1 中国档案灾备工作的政策依据。我国对信息系统灾备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视,并在多项政策规范中予以体现。200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出通知,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指出,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灾备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提倡资源共享、互为备份,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设施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2004年9月,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抵御灾难打击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