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不武的意思,不文不武成语解释,不文不武是什么意思含义寓意
- 暂无分类
- 2025-03-27
- 1热度
- 0评论


•不文不武 [ bù wén bù wǔ ]
- 成语拼音:bù wén bù wǔ
- 成语解释: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 成语例子: 他是一个不文不武的庸才
-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 反义词: 能文能武
-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不文不武是什么意思?
不文不武的分开解释
不文 : 1.不加修饰。2.引申为无文采。3.不崇尚文辞。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
不武 : 1.不算勇武。2.用作谦词﹐言无将帅之才。3.不逞勇武。
不文成语?
答案是不文不武。
成语: 不文不武
拼音: bù wén bù wǔ
解释: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处: 唐·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举例造句:他是一个不文不武的庸才。
拼音代码: bwbw
反义词: 能文能武
歇后语: 包脚布做鞭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不文不武是指什么人?
"不文不武"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拼音为bù wén bù wǔ。这个成语的词义是既不能文,又不能武,通常被用来讽刺人无能。它出自唐代文人韩愈的《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韩愈用“不文不武”来形容那些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对国家无益的官员。因此,当我们说某人“不文不武”,我们是在批评他们既不能处理文化事务,也不能处理实际问题或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