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文牍主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5热度
- 0评论


文牍主义:
拼音:wén dú zhǔ yì
注音:ㄨㄣˊ ㄉㄨˊ ㄓㄨˇ ㄧˋ
成语繁体:文牘主義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成语例子:
领导必须下基层了结,否则会犯文牍主义的错误
英语翻译:red tape
俄语翻译:канцелярщина
其他语言:Amtsschimmel paperasserie
成语分字解释:
“文” 的基本字义: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刺画花纹:~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含有
“文” 的成语:
半文不值
奇文共赏
文君新寡
文章憎命
文搜丁甲
美言不文
斯文委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书同文,车同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牍” 的基本字义: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古代乐器名。
含有
“牍” 的成语:
连篇累牍
累牍连篇
长篇累牍
连编累牍
联篇累牍
连章累牍
盈篇累牍
苞苴竿牍
连帙累牍
案无留牍
案牍劳形
文牍主义
案牍之劳
“主” 的基本字义: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人。物~。失~(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张。~见。~意。~义。 对事物
含有
“主” 的成语:
当家做主
怨家债主
主圣臣良
主忧臣辱
一物一主
强宾不压主
欺主罔上
入主出奴
主情造意
主文谲谏
闭关自主
出奴入主
推东主西
主敬存诚
主少国疑
主一无适
尊主泽民
主忧臣劳
主贤臣良
主圣臣直
“义” 的基本字义: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
含有
“义” 的成语:
寡情少义
寡恩薄义
辜恩负义
蹈节死义
辜恩背义
绝仁弃义
槌仁提义
负恩背义
孤恩负义
捐身徇义
仁浆义粟
释生取义
乡利倍义
言简义丰
瘠义肥辞
义刑义杀
乡风慕义
知义多情
舍生存义
深文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