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剥复之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5热度
- 0评论


剥复之机:
拼音:bō fù zhī jī
成语繁体:剥復之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变化时机
成语解释:
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
成语出处:
《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成语例子:
《宋史·程元风传》:“极论世运剥复之机及人主当法天者。”
成语分字解释:
“剥” 的基本字义: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含有
“剥” 的成语:
生吞活剥
活剥生吞
剥肤锤髓
剥肤椎髓
椎肤剥髓
椎肤剥体
擢筋剥肤
剥肤锥髓
剥极必复
剥极将复
风雨剥蚀
剥床及肤
剥极则复
剥床以肤
重利盘剥
剥肤之痛
剥复之机
互剥痛疮
敲骨剥髓
剥肤及髓
“复” 的基本字义:
回去,返:反~。往~。 回答,回报:~命。~信。~仇。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 再,重来:~习。~诊。~审。~现。~议。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含有
“复” 的成语:
翻来复去
循环反复
反反复复
山重水复
循环往复
错综复杂
得而复失
劬劳顾复
重峦复嶂
重山复岭
重山复水
反来复去
蝉联往复
克己复礼
返来复去
遝冈复岭
反吟复吟
反阴复阴
复子明辟
复礼克己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机” 的基本字义: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危~。转(zhuǎn )~。契~。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密。 合宜的时候:~会。~遇。时~。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器。
含有
“机” 的成语:
应变随机
知机识变
神机妙术
神机妙策
触机落阱
鉴机识变
机心械肠
神机鬼械
蹈机握杼
通险畅机
研机综微
运策决机
逐机应变
张机设阱
知机识窍
神机妙用
神机莫测
生机盎然
天赐良机
天机不可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