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循循善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循循善诱: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成语简拼:xxsy注音:ㄒㄩㄣˊ ㄒㄩㄣˊ ㄕㄢˋ ㄧㄡˋ发音:(\"xxzl.com.40805511711402\"); 成语繁体:循循善誘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

解释成语“夫复何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夫复何言: 拼音:fú fù hé yán成语繁体:夫復何言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分句;用于感慨 成语解释: 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成语例子: 章炳麟《致伯中书》:“道德太高,任人玩弄,夫复何言。” 成语分字解释: “夫” 的基本字义: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

解释成语“复蹈其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复蹈其辙: 拼音:fù dǎo qí zh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复蹈前辙、重蹈覆辙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解释: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孟尝、平原

解释成语“三复斯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三复斯言: 拼音:sān fù sī yán成语简拼:sfsy成语繁体:三復斯言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三复其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成语解释: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成语出处: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

解释成语“复旧如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复旧如新: 拼音:fù jiù rú xīn成语繁体:復舊如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复旧如初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恢复原来的 成语解释: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成语分字解释: “复” 的基本字义: 回去,返:反~。往

解释成语“顾复之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顾复之恩: 拼音:gù fù zhī ēn成语简拼:gfze注音:ㄍㄨˋ ㄈㄨˋ ㄓㄧ ㄣ发音:(\"xxzl.com.40806291613262\"); 成语繁体:顧復之恩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养育之恩 成语用法: 作宾语;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成语解释: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解释成语“信使往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信使往还: 拼音:xìn shǐ wǎng hu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信使往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我景仰中山先生几己二十年,信使往还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英语翻译:exchange of corr

解释成语“行不知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行不知往: 拼音:xíng bù zhī wǎng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不由自主、听人穿鼻反义词:独立自主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动不能自主,只能听任自然摆布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成语分字解释: “行”

解释成语“因循守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因循守旧: 拼音:yīn xún shǒu jiù成语简拼:yxsj注音:ㄧㄣ ㄒㄩㄣˊ ㄕㄡˇ ㄐㄧㄨˋ发音:(\"xxzl.com.40805495411308\"); 成语繁体:因循守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墨守成规反义词: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

解释成语“亦复如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亦复如此: 拼音:yì fù rú cǐ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亦复如是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同样 成语解释: 复:又,再。也是这样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成语分字解释: “亦” 的基本字义: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解释成语“一去不复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去不复返: 拼音:yī qù bù fù fǎn成语简拼:yqbf注音:ㄧ ㄑㄩˋ ㄅㄨˋ ㄈㄨˋ ㄈㄢˇ发音:(\"xxzl.com.4080442158704\"); 成语繁体:一去不復返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人去楼空反义词:反复无常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已成过去 成语解释: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

解释成语“无往不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无往不克: 拼音:wú wǎng bù kè成语简拼:wwbk注音:ㄨˊ ㄨㄤˇ ㄅㄨˋ ㄎㄜˋ发音:(\"xxzl.com.4080508129771\"); 成语繁体:無往不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无往不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成语出处: 《通典·食货》:“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解释成语“暑来寒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暑来寒往: 拼音:shǔ lái hán wǎng成语简拼:slhw发音:(\"xxzl.com.4072356571494\"); 成语繁体:暑來寒往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暑往寒来 成语用法: 作状语、分句;指时光流逝 成语解释: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

解释成语“知来藏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知来藏往: 拼音:zhī lái cáng wǎng成语简拼:zlcw注音:ㄓㄧ ㄌㄞˊ ㄘㄤˊ ㄨㄤˇ发音:(\"xxzl.com.4080215073242\"); 成语繁体:知來藏往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人 成语解释: 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成语例子: 清·龚

解释成语“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髀肉复生: 拼音:bì ròu fù shēng成语简拼:brfs注音: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发音:(\"xxzl.com.4080423267877\"); 成语繁体:髀肉復生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髀里肉生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 成语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

解释成语“倏来忽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倏来忽往: 拼音:shū lái hū wǎng成语繁体:倏來忽往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来去迅速 成语解释: 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成语出处: 晋·潘岳《射雉赋》:“栎雌妒异,倏来忽往。” 成语例子: 唐·杨炯《浮讴赋》:“倏来忽往,不可为象。” 成语分字解释: “倏” 的基本字义: 极快地,忽然:~忽。

解释成语“复蹈前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复蹈前辙: 拼音:fù dǎo qián zhé成语简拼:fdqz发音:(\"xxzl.com.40807172615308\"); 成语繁体:復蹈前轍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重覆旧辙、复蹈其辙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解释: 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 《后汉书

解释成语“故态复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故态复还: 拼音:gù tai fù hái成语简拼:gtfh注音:ㄍㄨˋ ㄊㄞˋ ㄈㄨˋ ㄏㄨㄢˊ发音:(\"xxzl.com.4080406577298\"); 成语繁体:故態復還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故态复萌、故态复作反义词:脱胎换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 成语解释: 见“故态复萌”。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砥石赋

解释成语“悠然神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悠然神往: 拼音:yōu rán shén wǎ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悠然:遥远的样子;神往:一心向往。形容心神似乎要飞到某个地方 成语出处: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读这一段,使我们悠然神往。” 成语例子: 《八十一梦·第五十五梦》:“现在我是亲眼得见,而且嗅得到那种气味,怎不悠然神往?”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攘往熙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攘往熙来: 拼音:rǎng wǎng xī lái成语简拼:rwxl注音:ㄖㄤˇ ㄨㄤˇ ㄒㄧ ㄌㄞˊ发音:(\"xxzl.com.4080304084756\"); 成语繁体:攘往熈來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攘来熙往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