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持正不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5热度
- 0评论


持正不挠:
拼音:chí zhèng bù náo
成语繁体:持正不撓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
挠:弯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成语出处:
《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英语翻译:be upright and above flattery
成语分字解释:
“持” 的基本字义: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 扶助:
含有
“持” 的成语:
老成持重
旷日持久
持筹握算
持禄养交
持危扶颠
扶颠持危
持螯把酒
持刀动杖
持戈试马
持久之计
持正不阿
刺虎持鹬
被甲持兵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平心持正
旷岁持久
扶危持倾
扶急持倾
把持包办
举纲持领
“正” 的基本字义: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含有
“正” 的成语:
量凿正枘
守正不挠
正本澄源
正大堂煌
正法直度
正冠纳履
正己守道
正容亢色
正色直绳
正视绳行
正言厉颜
直言正谏
正色危言
正身率下
正身明法
正声雅音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中正无邪
中正无私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挠” 的基本字义:
搅,搅动:“使水浊者,鱼~之”。 扰乱,阻止:~乱。阻~。 弯曲(喻屈服):~曲(qū)。~折。~志(屈节从人)。百折不~。 搔,轻轻抓:~痒。
含有
“挠” 的成语:
抓心挠肝
抓耳挠腮
不屈不挠
不挠不屈
不挠不折
临危不挠
持正不挠
撧耳挠腮
挠曲枉直
挠腮撧耳
挠喉捩嗓
守正不挠
挝耳挠腮
百爪挠心
神色不挠
心痒难挠
以指挠沸
挠直为曲
必不挠北
忠鲠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