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喜怒不形于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喜怒不形于色: 拼音: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成语简拼:xnbxys发音:(\"xxzl.com.4080414097760\");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喜愠不形于色反义词:喜形于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

解释成语“秀色可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秀色可餐: 拼音:xiù sè kě cān成语简拼:xskc注音:ㄒㄧㄨˋ ㄙㄜˋ ㄎㄜˇ ㄘㄢ发音:(\"xxzl.com.4080401326904\"); 成语繁体:秀色可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秀外慧中、国色天香反义词:其貌不扬、面目可憎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

解释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成语简拼:gtbnllxbzg注音:ㄍㄨㄚ ㄊㄧㄢˊ ㄅㄨˋ ㄣㄚˋ ㄌㄩˇ ,ㄌㄧˇ ㄒㄧㄚˋ ㄅㄨˋ ㄓㄥˋ ㄍㄨㄢ发音:(\"xxzl.com.4080447198968\"); 成语繁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

解释成语“正色立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色立朝: 拼音:zhèng sè lì cháo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成语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成语分字解释: “正” 的基本字义: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解释成语“正人先正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人先正己: 拼音: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以身作则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以身作则 成语解释: 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成语出处: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语例子: 我们做到正人先

解释成语“色中饿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色中饿鬼: 拼音:sè zhōng è gu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不近女色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成语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二回:“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清原正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清原正本: 拼音:qīng yuán zhèng běn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清源正本、澄源正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英语翻译:attack a problem at its root 成语分字解释:

解释成语“神色不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神色不动: 拼音:shén sè bù dòng成语简拼:ssbd注音:ㄕㄣˊ ㄙㄜˋ ㄅㄨˋ ㄉㄨㄙˋ成语繁体:神色不動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神色自若反义词:惊慌失措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遇到意外或紧张 成语解释: 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

解释成语“明公正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明公正道: 拼音:míng gōng zhèng dào成语简拼:mgzd注音:ㄇㄧㄥˊ ㄍㄨㄙ ㄓㄥˋ ㄉㄠˋ发音:(\"xxzl.com.4072055456242\");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明公正气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见“明公正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

解释成语“正身清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身清心: 拼音:zhèng shēn qīng xīn成语简拼:zsqx发音:(\"xxzl.com.407232933980\");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修身养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成语出处: 《明史·丘濬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

解释成语“形于言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形于言色: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形于辞色、形于颜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 成语出处: 《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成语例子: 《魏书·任城王传》:“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

解释成语“光明正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光明正大: 拼音:guāng míng zhèng dà成语简拼:gmzd注音:ㄍㄨㄤ ㄇㄧㄥˊ ㄓㄥˋ ㄉㄚˋ发音:(\"xxzl.com.4071919532891\");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光明磊落反义词:鬼鬼祟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 宋 朱熹

解释成语“奇正相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奇正相生: 拼音:qí zhèng xiāng shē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 正面作战与奇袭相结合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势》:“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成语分字解释: “奇” 的基本字义: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解释成语“正中己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中己怀: 拼音:zhèng zhòng jǐ huái成语简拼:zzjh发音:(\"xxzl.com.40807123615174\"); 成语繁体:正中己懷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正中其怀、正中下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符合心意 成语解释: 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

解释成语“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本正经: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成语简拼:ybzj注音:ㄧ ㄅㄣˇ ㄓㄥˋ ㄐㄧㄥ发音:(\"xxzl.com.40805505911381\"); 成语繁体:一本正經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反义词:油嘴滑舌、油头滑脑、嬉皮笑脸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成语解释: 正经:庄

解释成语“掩面失色”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掩面失色: 拼音:yǎn miàn shī sè成语繁体:掩靣失色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掩:遮盖。遮着脸不敢看,脸因惊恐而变色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成语分字解释: “掩” 的基本字义: 遮蔽,遮盖:~护。~体。~饰。~映。

解释成语“寿终正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寿终正寝: 拼音:shòu zhōng zhèng qǐn成语简拼:szzq注音:ㄕㄡˋ ㄓㄨㄙ ㄓㄥˋ ㄑㄧㄣˇ发音:(\"xxzl.com.40805440410926\"); 成语繁体:壽終正寢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一命呜呼、呜乎哀哉反义词:寿比南山、延年益寿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

解释成语“守正不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守正不阿: 拼音:shǒu zhèng bù ē成语简拼:szbe注音: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ㄜ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刚正不阿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处理事情公平正直 成语解释: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成语例子:

解释成语“正中其怀”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中其怀: 拼音:zhèng zhòng qí huái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正中己怀、正中下怀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符合心意 成语解释: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成语例子: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7回:“那两个妇人欲思迷惑,正中

解释成语“有色眼镜”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有色眼镜: 拼音:yǒu sè yǎn jìng成语简拼:ysyj注音:ㄧㄡˇ ㄙㄜˋ ㄧㄢˇ ㄐㄧㄥˋ发音:(\"xxzl.com.40805414310770\"); 成语繁体:有色眼鏡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反义词:一视同仁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看问题有偏见 成语解释: 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成语出处: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