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耳染目濡”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4热度
- 0评论


耳染目濡:
拼音:ěr rǎn mù rǔ
成语简拼:ermr
注音:ㄦˇ ㄖㄢˇ ㄇㄨˋ ㄖㄨˊ
发音:("xxzl.com.4080006501690");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耳濡目染、耳濡目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成语解释: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英语翻译:be imperceptibly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成语分字解释:
“耳” 的基本字义: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
含有
“耳” 的成语:
许由洗耳
耳闻不如眼见
耳不忍闻
耳不离腮
轰雷贯耳
耳目众多
忠言逆耳
迅雷不及掩耳
言犹在耳
六耳不同谋
东风过耳
风吹马耳
口耳相承
飘风过耳
危言逆耳
捷雷不及掩耳
墙有耳
耳鬓相磨
耳不旁听
双豆塞耳
“染” 的基本字义: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
含有
“染” 的成语:
渲染烘托
耳熏目染
烘托渲染
耳濡目染
染苍染黄
飞文染翰
目染耳濡
染风习俗
染翰成章
染神刻骨
染神乱志
染须种齿
染指垂涎
日濡月染
日渐月染
耳染目濡
耳闻目染
耳习目染
染翰操觚
操觚染翰
“目” 的基本字义: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含有
“目” 的成语:
有目共睹
有目共赏
目所未睹
目大不睹
死不闭目
举目皆是
道路指目
抉目吴门
触目如故
道存目击
抉目胥门
抉目悬门
目断鳞鸿
目击道存
目牛无全
水母目虾
目空余子
心存目替
目牛游刃
道路侧目
“濡” 的基本字义:
沾湿,润泽:~笔。~湿。~染。耳~目染。相~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停留,迟滞:~滞。 含忍:~忍。
含有
“濡” 的成语:
耳濡目染
目染耳濡
日濡月染
耳染目濡
耳濡目击
耳濡目及
磨墨濡毫
呴湿濡沫
潜濡默被
潜濡默化
相呴相濡
相濡相呴
濡沫涸辙
相濡以沫
相濡以泽
以沫相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