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束之高阁: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成语简拼:szgg
注音:ㄕㄨˋ ㄓㄧ ㄍㄠ ㄍㄜˊ
发音:("xxzl.com.40805553311688");
成语繁体:束之高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反义词:爱不释手、掌上明珠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阁,不能写作“搁”。

成语例子: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故事:
庚翼是东晋人,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作战中屡立奇功,被封为都亭侯,官至征西将军。与他同时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而且长于高谈阔论,20岁的时候,就出了名,后来做了扬州的刺史,不久又调任建武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的军事,但是在讨伐放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却屡打败仗,被革了职。后来有人向庚翼建议,让殷浩重新出来做官,庚翼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殷浩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清谈家,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真才实干,于是带着鄙夷的神情说:“他像无用之物一样,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来考虑任用他。”
英语翻译:lay aside and neglect
日语翻译:棚(たな)あげする,棚あげにする
俄语翻译:держáть под спудом
其他语言:etwas zu den Akten legen laisser dormir dans les cartons
成语谜语:藏书楼

成语分字解释:

“束” 的基本字义: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
含有

“束” 的成语:

束手束脚
无拘无束
悬车束马
粒米束薪
束身自修
束手缚脚
束手束足
束手无计
束手无术
束修自好
无束无拘
案兵束甲
束马悬车
櫜甲束兵
悬兵束马
束贝含犀
束兵秣马
束带结发
束戈卷甲
束上起下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高” 的基本字义: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
含有

“高” 的成语: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局高天,蹐厚地
高不辏,低不就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至高无上
仰之弥高
才高七步
高下其手
高下在手
建瓴高屋
墙高基下
树高招风
水长船高
才高倚马
年高有德
高自期许
东山高卧
高山仰止

“阁” 的基本字义: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 小木头房子:~
含有

“阁” 的成语:

亭台楼阁
楼台亭阁
楼阁台榭
殿堂楼阁
龙楼凤阁
楼阁亭台
雾阁云窗
仙山楼阁
香闺绣阁
莺闺燕阁
云窗雾阁
凤阁龙楼
朱楼翠阁
重楼飞阁
绣阁香闺
琼台玉阁
仙山琼阁
入阁登坛
朱阁青楼
玉楼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