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魂飞魄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魂飞魄散:

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简拼:hfps
注音:ㄏㄨㄣˊ ㄈㄟ ㄆㄛˋ ㄙㄢˋ
发音:("xxzl.com.4071916282736");
成语繁体:魂飛魄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魂不附体、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反义词:处之泰然、泰然自若、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成语正音:散,不能读作“sǎn”。
成语辨形:散,不能写作“撒”。

成语例子:

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洛阳女子贺怜怜与汴梁才子王涣一见钟情就订了婚。贺家嫌王涣家贫就把怜怜另许配给种师道手下军需官高常彬。王涣装作卖查梨的前去承天寺里见怜怜,遇到高常彬回家,王涣吓得魂飞魄散。王涣后来参军立下军功,夺回怜怜白头到老
英语翻译:almost swooning with fright
俄语翻译:смертéльно напуганный
成语谜语:灵魂消失

成语分字解释:

“魂” 的基本字义: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鬼~。~不附体。 指精神或情绪:~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不守舍。
含有

“魂” 的成语:

丢魂丢魄
丢魂丧胆
魂驰梦想
魂颠梦倒
魂飞胆颤
魂飞胆裂
魂飞胆落
魂飞胆破
魂飞胆丧
魂飞胆战
魂飞魄荡
魂飞魄丧
魂飞魄越
魂飞神丧
魂耗魄丧
魂惊胆颤
魂惊胆落
魂惊魄落
魂飘魄散
魂飘神荡

“飞” 的基本字义: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
含有

“飞” 的成语:

魂飞目断
魂飞魄飏
腾声飞实
佻身飞镞
鸦飞雀乱
鸢飞鱼跃
云涌风飞
走石飞沙
策马飞舆
飞遁离俗
瓦解星飞
羽化飞天
羽翮飞肉
色飞眉舞
走鸾飞凤
走斝飞觞
走斝飞觥
蜎飞蠕动
蹑景追飞
夯雀先飞

“魄” 的基本字义: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丢魂落~。魂飞~散。 精神,精力:~力。气~。体~。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古同粕,糟粕。 古同珀,琥珀。
含有

“魄” 的成语:

穷途落魄
失魂落魄
摄魄钩魂
丧魂失魄
魄散魂飞
惊魂失魄
销魂夺魄
亡魂失魄
丧魂落魄
三魂七魄
惊心动魄
魂飞魄散
寒酸落魄
勾魂摄魄
动魄惊心
驰魂夺魄
安魂定魄
冰魂雪魄
落魄不羁
驰魂宕魄

“散” 的基本字义: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排遣:~心。~闷(mèn)。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含有

“散” 的成语:

云开雾散
星落云散
散阵投巢
散言碎语
魄散魂飞
零零散散
家散人亡
风吹云散
云消雾散
烟消云散
五零四散
投闲置散
散兵游勇
妻离子散
披头散发
魂飞魄散
风流云散
拉闲散闷
冰消雾散
冰销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