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5
- 3热度
- 0评论


致知格物:
拼音:zhì zhī gé wù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格物致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成语分字解释:
“致” 的基本字义: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 意态,情况:大~。别~。景~。兴(xìng )~。 细密,精细:~密。精~。===汉英互译===
含有
“致” 的成语:
深入细致
团结一致
任重致远
专心致志
闲情逸致
声罪致讨
淋漓尽致
豪情逸致
极情尽致
见危致命
殊致同归
推陈致新
闲情别致
兴云致雨
雅量高致
致远任重
引重致远
齐心一致
奇情异致
做张做致
“知” 的基本字义: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使知道:通~。~照。 学识,学问:~识,求~。无~。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
含有
“知” 的成语:
知其不可为而为
知难而行
知而故犯
知恩必报
遐迩知名
白首相知
知止不殆
一事不知
一体知照
一体知悉
自知而不自见
至知不谋
宅心知训
知而不争
知出乎争
知不诈愚
知足之计
知鱼之乐
知生之民
知人之术
“格” 的基本字义: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阻碍,隔阂:~~不入。 击,打:~斗。~杀。 推究:~致。 树的长枝
含有
“格” 的成语:
格高意远
格古通今
格物穷理
三等九格
仙风道格
钩辀格磔
形格势禁
形禁势格
致知格物
格天彻地
有耻且格
破格录用
破格提拔
格不相入
格格不纳
格格不吐
自成一格
扞格不通
降格相从
破格任用
“物” 的基本字义: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含有
“物” 的成语:
物力维艰
物以类聚
物以群分
一物克一物
物归旧主
物伤其类
尤物移人
至人遗物
物论沸腾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物极必反
暗室求物
推己及物
物极必返
物极将返
物极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