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攘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攘磔: 拼音:rǎng zhé 注音:ㄖㄤˇ ㄓㄜˊ 词语解释: 谓宰牲祈禳。攘,通“ 禳 ”。 宋 苏轼 《和子由除日见寄》:“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词语分字解释: “攘” 的基本字义: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 烦乱:~~(纷乱)。扰~。 捋:~袂。~

解释词语“钝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钝磔: 拼音:dùn zhé 注音:ㄉㄨㄣˋ ㄓㄜˊ 词语解释: 指字的捺笔钝拙无锋。《说郛》卷八六引 晋 王羲之 《笔势论略》:“八曰擎不宜缓,缓则钝磔。” 词语分字解释: “钝” 的基本字义: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成败利~。 笨,不灵活:~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愚~。拙嘴~舌。 含有“钝” 的词语: 驽钝 昏钝 肥钝 齿落舌钝 柔钝 钝重 钝置 钝浊 钝滞

解释词语“槁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槁磔: 拼音:gǎo zhé 注音:ㄍㄠˇ ㄓㄜˊ 词语解释: 亦作“槀磔”。 谓死亡。磔,肢体分裂。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凯口囤》:“惟是据其要害,断其芻粟之涂,重营密栅,勤其间覘,严壁而居,勿与角利。使彼进无所乘,退无所逸,远不过一月,而羸疲之尸,槀磔麾下矣。” 词语分字解释: “槁” 的基本字义: 枯干:~木。枯~。~悴。~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古同藁,草。 含

解释词语“刳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刳磔: 拼音:kū zhé 注音:ㄎㄨ ㄓㄜˊ 词语解释: 古代酷刑。剖腹并分解肢体。《宋史·庞籍传》:“ 籍 晓律令,长於吏事。持法深峭,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以故士卒畏服。治民颇有惠爱,及为相,声望减於治郡时。” 词语分字解释: “刳” 的基本字义: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为舟。~心(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 含有“刳” 的词语: 老龟刳肠 刲刳 刳舟 刳脂剔膏 刳磔 刳羊 刳形去

解释词语“磔攘”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磔攘: 拼音:zhé rǎng 注音:ㄓㄜˊ ㄖㄤˇ 词语解释: 见“ 磔禳 ”。 词语分字解释: “磔” 的基本字义: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 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刑。 汉字笔形之一,即“捺(nà)”。 含有“磔” 的词语: 一磔手 马毛猬磔 寸磔 支磔 戈磔 分磔 张磔 诛磔 枭磔 披磔 刳磔 波磔 枯磔 钩辀格磔 钝磔 破磔 旁磔 格磔 辜磔 碎磔 “攘” 的基本字义: 侵夺,偷窃:~

解释词语“枯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枯磔: 拼音:kū zhé 注音:ㄎㄨ ㄓㄜˊ 词语解释: 古代酷刑。车裂后陈尸示众。 词语分字解释: “枯” 的基本字义: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含有“枯” 的词语: 枯稿 枯风 枯骨死草 枯骨税 枯骨生肉 枯槁士 枯坟野冢 枯骨 枯肺 枯槁客 枯梗 枯耕 枯废 枯槁 枯根 枯

解释词语“磔杀”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磔杀: 拼音:zhé shā 注音:ㄓㄜˊ ㄕㄚ 词语解释: 诛戮;屠杀。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 王敦 篡逆,恨不能磔杀之以安王室。”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 耶穌 基督,亦以逆天之罪受时人之磔杀,流血于十字架上矣。”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到得 上海 ,有感于屠戮之凶,又做了一篇半,题为《虐杀》,先讲些 日本 幕府的磔杀耶教徒, 俄国 皇帝的酷待革命党之类的事

解释词语“鞭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鞭磔: 拼音:biān zhé 注音:ㄅㄧㄢ ㄓㄜˊ 词语解释: 鞭笞磔裂。 宋 孔平仲 《常甫招客望海亭》诗:“海中百怪所会聚,海马海人并海驴。或如七十之老翁,或如三尺之侏儒。手足口眼莫不见,鞭磔尽作人号呼。” 词语分字解释: “鞭” 的基本字义: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

解释词语“碎磔”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碎磔: 拼音:suì zhé 注音:ㄙㄨㄟˋ ㄓㄜˊ 词语解释: 犹碎裂。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未发言,寸心碎磔,且哭且叩侍儿。” 词语分字解释: “碎” 的基本字义: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 含有“碎” 的词语: 散碎 焦碎 寒碎 掰开揉碎 碎妆 碎职 碎磔 碎嘴子 碎摺裙 碎玉零

解释成语“不名一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不名一格: 拼音:bù míng yī gé成语简拼:bmyg注音:ㄅㄨˋ ㄇㄧㄥˊ ㄧ ㄍㄜˊ发音:(\"xxzl.com.40807082614893\");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不拘一格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打破常规 成语解释: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

解释成语“独具一格”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独具一格: 拼音:dú jù yī gé注音:ㄉㄨˊ ㄐㄨˋ ㄧ ㄍㄜˊ成语繁体:獨具一格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别具一格反义词:千篇一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别具一格” 成语解释: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英语翻译:special characteristics 日语翻译:独自(どくじ)の風格(ふうかく)をそなえている 成语分

解释成语“研精钩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研精钩深: 拼音:yán jīng gōu shēn成语简拼:yjgs发音:(\"xxzl.com.4080312065196\"); 成语繁体:研精鈎深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三道》:“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

解释成语“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成语简拼:gwzz注音:ㄍㄜˊ ㄨˋ ㄓㄧˋ ㄓㄧ发音:(\"xxzl.com.40807325816144\");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致知格物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成语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

解释成语“钩隐抉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钩隐抉微: 拼音:gōu yǐn jué wēi成语繁体:鈎隱抉微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钩:探取;抉:排出,挖出。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 成语出处: 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成语分字解释: “钩” 的基本字义: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

解释成语“锯牙钩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锯牙钩爪: 拼音:jù yá gōu zhǎo成语简拼:jygz发音:(\"xxzl.com.4080258044289\"); 成语繁体:鋸牙鈎爪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军队 成语解释: 见“钩爪锯牙”。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彼锯牙而钩爪,又循江而习流。” 成语分字解释: “锯” 的基本字义: 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以来回

解释成语“钩金舆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钩金舆羽: 拼音:gōu jīn yú yǔ成语简拼:gjyy注音:ㄍㄡ ㄐㄧㄣ ㄧㄩˊ ㄧㄩˇ发音:(\"xxzl.com.4080144352470\"); 成语繁体:鈎金輿羽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类比失当 成语解释: 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成语例子: 明·胡应麟

解释成语“银钩玉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银钩玉唾: 拼音:yín gōu yù tuò成语简拼:ygyt注音:ㄧㄣˊ ㄍㄡ ㄧㄩˋ ㄊㄨㄛˋ发音:(\"xxzl.com.407231551658\"); 成语繁体:銀鈎玉唾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唾玉钩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成语出处: 宋

解释成语“铁画银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铁画银钩: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成语简拼:thyg注音:ㄊㄧㄝ ˇ ㄏㄨㄚˋ ㄧㄣˊ ㄍㄡ发音:(\"xxzl.com.4071852481923\"); 成语繁体:鐵畫銀鈎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银钩铁画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解释: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出处:

解释成语“摄魄钩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摄魄钩魂: 拼音:shè pò gōu hún成语简拼:spgh成语繁体:攝魄鈎魂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勾魂摄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有吸引力 成语解释: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成语出处: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解释成语“钩元提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钩元提要: 拼音:gōu yuán tí yào成语简拼:gyty注音:ㄍㄡ ㄧㄨㄢˊ ㄊㄧˊ ㄧㄠˋ发音:(\"xxzl.com.4080144382472\"); 成语繁体:鈎元提要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钩玄提要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成语解释: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