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正道坦途”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正道坦途:

拼音:zhèng dào tǎn tú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坦:平而宽广。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正确,前途光明的道路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总之,再不走荆棘,这边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确荦,这边便是正道坦途。”

成语分字解释:

“正” 的基本字义: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含有

“正” 的成语:

量凿正枘
守正不挠
正本澄源
正大堂煌
正法直度
正冠纳履
正己守道
正容亢色
正色直绳
正视绳行
正言厉颜
直言正谏
正色危言
正身率下
正身明法
正声雅音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中正无邪
中正无私

“道” 的基本字义: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
含有

“道” 的成语: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道不相谋
道无拾遗
问十道百
求道于盲
道三不着两
道路指目
道路藉藉
班荆道故
道存目击
道大莫容
壶浆塞道
神道设教
筑室道谋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远知骥
谋道作舍
目击道存
爱非其道

“坦” 的基本字义:

宽而平:平~。~荡。~直(a.平坦笔直;b.坦率)。~途。 心地平静,没有隐瞒:~白。~然。~挚。~诚。~率(shuài )。 “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床。令~。
含有

“坦” 的成语:

舒舒坦坦
襟怀坦白
正道坦途
胸怀坦白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东床坦腹
坦腹东床
坦然自若
坦荡如砥

“途” 的基本字义: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含有

“途” 的成语:

穷途落魄
穷途潦倒
日暮途穷
穷途末路
道听途说
道尽途穷
幡然改途
日暮途远
急不择途
末路穷途
途遥日暮
改途易辙
改辙易途
正道坦途
迷途失偶
道尽途殚
计穷途拙
途穷日暮
循途守辙
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