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求忠出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求忠出孝:

拼音:qiú zhōng chū xiào
成语简拼:qzcx
注音:ㄑㄧㄡˊ ㄓㄨㄙ ㄔㄨ ㄒㄧㄠˋ
发音:("xxzl.com.40805185010342");
成语繁体:裘忠出孝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成语出处: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成语例子:

南朝·梁·梁元帝《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

成语分字解释:

“求” 的基本字义: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需要:需~。供过于~。
含有

“求” 的成语: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实事求是
有求必应
暗室求物
居无求安
求道于盲
鸟钞求饱
挟冰求温
食不求饱
美益求美
蠖屈求伸
求马唐肆
同恶相求
求马于唐肆
求忠出孝
却行求前
同声相求
求马于唐市
死地求生

“忠” 的基本字义: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含有

“忠” 的成语:

忠君爱国
忠孝两全
尽忠竭力
忠心赤胆
忠肝义胆
忠孝节义
赤胆忠心
公忠体国
孝悌忠信
忠驱义感
义胆忠肝
小忠小信
赤胆忠肝
忠言奇谋
忠君报国
忠臣义士
忠臣孝子
忠臣烈士
忠臣良将
竭智尽忠

“出” 的基本字义: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离开:~发。~轨。~嫁。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发生:~事。 显露:~现。~名。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
含有

“出” 的成语:

脱口而出
挺身而出
脱颖而出
爱如己出
出纳之吝
出奇取胜
出奇致胜
量入计出
自出新裁
自出一家
纵虎出匣
出林乳虎
自出新意
应运而出
戴星而出
乘虚迭出
出山泉水
当行出色
六出奇计
在家出家

“孝” 的基本字义: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 居丧的事:守~。吊~。 丧服:戴~。~衣。 姓。
含有

“孝” 的成语:

忤逆不孝
忠孝两全
孝子贤孙
披麻戴孝
披麻带孝
母慈子孝
父严子孝
父慈子孝
忠孝节义
孝子慈孙
孝子顺孙
入孝出悌
孝悌忠信
忠臣孝子
入孝出弟
忠孝节烈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求忠出孝
孝子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