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报仇心切”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报仇心切: 拼音:bào chóu xīn qiè成语繁体:報讎心切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急于要报仇雪恨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踌躇千百万遍,终是报仇心切,只得宁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成语例子: 她的儿子被鬼子打死,她报仇心切,端起机枪向鬼子扫去 成语分字解释: “报”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11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拼音: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注音:ㄐㄧㄤ ㄗㄞˋ ㄐㄩㄣ ,ㄐㄩㄣ ㄇㄧㄥ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ㄕㄡˋ成语繁体: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 将:将领;受:接受。将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13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先小人后君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先小人后君子: 拼音: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成语简拼:xxrhj注音:ㄒㄧㄢ ㄒㄧㄠˇ ㄖㄣˊ ㄏㄡˋ ㄐㄩㄣ ㄗㄧˇ发音:(\"xxzl.com.40807233015558\");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反义词:先礼后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丑化说在前边 成语解释: 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10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欺君之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欺君之罪: 拼音:qī jūn zhī zuì成语繁体:欺君之辠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封建社会背景 成语解释: 欺骗君主的罪行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且煌煌天语,谁敢有违,以自取欺君之罪。” 成语分字解释: “欺” 的基本字义: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9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忠实心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忠实心诚: 拼音:zhōng shí xīn chéng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老奸巨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指忠厚老实,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成语分字解释: “忠” 的基本字义: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6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打小报告”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打小报告: 拼音:dǎ xiǎo bào gào注音:ㄉㄚˇ ㄒㄧㄠˇ ㄅㄠˋ ㄍㄠˋ成语繁体:打小報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暗箭伤人反义词:直言不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暗中汇报 成语解释: 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问题 成语出处: 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4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善有善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善有善报: 拼音:shàn yǒu shàn bào成语简拼:sysb注音:ㄕㄢˋ ㄧㄡˇ ㄕㄢˋ ㄅㄠˋ成语繁体:善有善報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恶有恶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4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重德不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重德不报: 拼音:zhòng dé bù bào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重德:大德;报:报答。指对人施恩德太大,不会得到相应的报答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假曰:‘重德不报,诚然哉!’” 成语分字解释: “重” 的基本字义: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4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中留不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中留不报: 拼音:zhōng liú bù bào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留中不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封建文书等 成语解释: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成语例子: 你不要搞中留不报那一套 成语分字解释: “中” 的基本字义: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4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隐君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隐君子: 拼音:yǐn jūn zǐ注音:ㄧㄣˇ ㄐㄩㄣ ㄗㄧˇ成语繁体:隱君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英语翻译:recluse scholar 成语分字解释: “隐” 的基本字义: 藏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与君周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与君周旋: 拼音:yǔ jūn zhōu xu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周旋:追逐驰逐。奉陪你较量较量。指表面礼貌实际不客气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右属橐腱,以与君周旋。” 成语分字解释: “与” 的基本字义: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给:赠~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3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自报公议”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自报公议: 拼音:zì bào gōng yì注音:ㄗㄧˋ ㄅㄠˋ ㄍㄨㄙ ㄧˋ成语繁体:自報公議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公众 成语解释: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成语例子: 我们对领导干部应建立自报公议的制度英语翻译:make a self-assessment and hold a public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3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直报怨: 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语简拼:yzby注音:ㄧˇ ㄓㄧˊ ㄅㄠˋ ㄧㄨㄢˋ发音:(\"xxzl.com.40805420410793\"); 成语繁体:以直報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德报怨、以礼相待反义词:忘恩负义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5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舍命陪君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舍命陪君子: 拼音:shě mìng péi jūn zǐ成语简拼:smpjz发音:(\"xxzl.com.40805384310559\"); 成语繁体:捨命陪君子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 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成语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6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君子不夺人之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君子不夺人之好: 拼音: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君子成人之美反义词:夺人之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成语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这里劝着道着他不采分毫,别人的首级他强要,他小心儿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4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恺悌君子”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恺悌君子: 拼音:kǎi tì jūn zǐ成语繁体:愷悌君子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岂弟君子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厚道的人 成语解释: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成语例子: 唐·萧颖士《菊荣五章》:“紫英黄萼,照灼丹犀,恺悌君子,佩服攸宜。” 成语分字解释: “恺” 的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2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拼音: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成语简拼:yxrf注音:ㄧˇ ㄒㄧㄠˇ ㄖㄣˊ ㄓㄧ ㄒㄧㄣ ,ㄉㄨㄛˊ ㄐㄩㄣ ㄗㄧˇ ㄓㄧ ㄈㄨˋ发音:(\"xxzl.com.4080442548752\");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以升量石、以己度人反义词:易地而处、将心比心、设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3 热度 0评论
解释成语“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注音:ㄕㄧˊ ㄕㄧˋ ㄓㄧ ㄧˋ ,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ㄙ ㄕㄧˋ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02-05 3 热度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