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虎豹狼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虎豹狼虫:

拼音:hǔ bào láng chóng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虎豹豺狼、狼虫虎豹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吓得磕头礼拜。”
英语翻译:the tigers,leopards,wolves and other beasts of prey

成语分字解释:

“虎”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
含有

“虎” 的成语:

风从虎,云从龙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龙,后怕虎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云从龙,风从虎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养虎遗患
垂饵虎口
狼前虎后
龙睁虎眼
猛虎深山
豕虎传讹
养虎留患
养虎贻患
养虎自毙
养虎自残
狐藉虎威
养虎自遗患
苛政猛虎

“豹”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 姓。
含有

“豹” 的成语:

虎豹豺狼
豺狼虎豹
熊心豹胆
龙韬豹略
狼虫虎豹
龙眉豹颈
龙腾豹变
龙骧豹变
虎豹狼虫
豹头环眼
龙肝豹胎
熊韬豹略
翠被豹舄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南山隐豹
管间窥豹
九关虎豹
九阍虎豹
以管窥豹
窥豹一斑

“狼”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狈。~奔豕突。~吞虎咽。~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入室(喻引进坏人)。
含有

“狼” 的成语:

狼眼鼠眉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狼贪虎视
鬼哭狼嚎
狼心狗肺
狼号鬼哭
狼心狗行
除狼得虎
狗行狼心
拒狼进虎
狼狈周章
狼奔鼠窜
狼奔鼠偷
狼奔兔脱
狼餐虎噬
狼餐虎咽
狼虫虎豹
狼顾虎视
狼顾鸢视

“虫” 的基本字义: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介~(有介壳的虫子)。
含有

“虫” 的成语:

雕虫篆刻
水火兵虫
雕虫薄技
雕虫刻篆
雕虫末伎
雕虫末技
雕虫小巧
雕虫小事
狼虫虎豹
鸟迹虫丝
夏虫朝菌
虫书鸟篆
虎豹狼虫
蛛丝虫迹
蠹书虫
虫臂鼠肝
虫沙猿鹤
鼠肝虫臂
猿鹤虫沙
猿鹤沙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