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虫鸣螽跃”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虫鸣螽跃: 拼音:chóng míng zhōng yuè注音:ㄔㄨㄙˊ ㄇㄧㄥˊ ㄓㄨㄙ ㄩㄝˋ成语繁体:蟲鳴螽躍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自然规律 成语解释: 螽:螽斯,昆虫名。草虫鸣叫螽斯跳 成语出处: 《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成语例子: 《旧唐书·太宗纪论》:“楚润云兴,虫鸣螽跃。” 成语分字解释: “虫”

解释成语“夏虫疑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虫疑冰: 拼音:xià chóng yí bīng成语简拼:xcyb注音:ㄒㄧㄚˋ ㄔㄨㄙˊ ㄧˊ ㄅㄧㄥ发音:(\"xxzl.com.4080411227558\"); 成语繁体:夏蟲疑冰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夏虫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见识短浅 成语解释: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 秋水

解释成语“秋行夏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秋行夏令: 拼音:qiū xíng xià líng成语简拼:qhxl发音:(\"xxzl.com.4080351296238\"); 成语繁体:秌行夏令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不合时宜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合时宜 成语解释: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成语出处: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

解释成语“行下春风望夏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行下春风望夏雨: 拼音: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行:从事;望:希望。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报 成语出处: 元·白仁甫《墙头马上》第四折:“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英语翻译:If I helped h

解释成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拼音:chūn fēng fèng rén,xià yǔ yǔ rén成语繁体:萅風風人,夏雨雨人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给人帮助 成语解释: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

解释成语“夏虫不可言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虫不可言冰: 拼音: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夏虫不可语冰、夏虫不可语寒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英语翻译:Do not

解释成语“虫书鸟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虫书鸟篆: 拼音:chóng shū niǎo zhuàn注音:ㄔㄨㄙˊ ㄕㄨ ㄋㄧㄠˇ ㄓㄨㄢˋ成语繁体:蟲書鳥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 成语解释: 书:字体。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着虫书鸟篆,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 成语分字

解释成语“鸡虫得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鸡虫得丧: 拼音:jī chóng dé sàng成语简拼:jcds注音:ㄐㄧ ㄔㄨㄙˊ ㄉㄜ ㄙㄤˋ发音:(\"xxzl.com.40806014512133\"); 成语繁体:鶏蟲得喪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鸡虫得失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同“鸡虫得失”。 成语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

解释成语“春诵夏弦”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春诵夏弦: 拼音:chūn sòng xià xián成语简拼:csxx注音:ㄔㄨㄣ ㄙㄨㄙˋ ㄒㄧㄚˋ ㄒㄧㄢˊ发音:(\"xxzl.com.4080119061796\"); 成语繁体:萅誦夏絃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泛指读书学习 成语解释: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

解释成语“冬日夏云”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冬日夏云: 拼音:dōng rì xià yún成语简拼:drxy发音:(\"xxzl.com.4080136582296\"); 成语繁体:冬日夏雲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冬日可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成语出处: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

解释成语“虫臂鼠肝”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虫臂鼠肝: 拼音:chóng bì shǔ gān成语简拼:cbsg注音:ㄔㄨㄙˊ ㄅㄧˋ ㄕㄨˇ ㄍㄢ发音:(\"xxzl.com.4080132222172\"); 成语繁体:蟲臂鼠肝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反义词:和璧隋珠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成语解释: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

解释成语“夏虫朝菌”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虫朝菌: 拼音:xià chóng zhāo jūn成语简拼:xczj发音:(\"xxzl.com.407230038310\"); 成语繁体:夏蟲朝菌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

解释成语“夏虫不可语寒”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虫不可语寒: 拼音: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夏虫不可言冰、夏虫不可语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例子: 真是夏虫不可语寒,说得再多,你也没见过英语翻译:One cannot talk to

解释成语“雕虫小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雕虫小事: 拼音:diāo chóng xiǎo shì成语简拼:dcxs注音:ㄉㄧㄠ ㄔㄨㄙˊ ㄒㄧㄠˇ ㄕㄧˋ发音:(\"xxzl.com.4072005234745\"); 成语繁体:鵰蟲小事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雕虫小巧、雕虫小技、雕虫小艺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成语解释: 犹言雕虫小技。 成语出处: 唐元稹《上

解释成语“雕虫刻篆”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雕虫刻篆: 拼音:diāo chóng kè zhuàn成语简拼:dckz注音:ㄉㄧㄠ ㄔㄨㄙˊ ㄎㄜˋ ㄓㄨㄢˋ发音:(\"xxzl.com.4072005534762\"); 成语繁体:鵰蟲刻篆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雕虫薄技、雕虫末伎、雕虫小技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成语解释: 见“雕虫篆刻”。 成语出处: 明·高濂

解释成语“夏虫语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虫语冰: 拼音:xià chóng yǔ bīng成语简拼:xcyb注音:ㄒㄧㄚˋ ㄔㄨㄙˊ ㄧㄩˇ ㄅㄧㄥ发音:(\"xxzl.com.4080433108525\"); 成语繁体:夏蟲語冰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夏虫疑冰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解释成语“春去夏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春去夏来: 拼音:chūn qù xià lái注音:ㄔㄨㄣ ㄑㄩˋ ㄒㄧㄚˋ ㄌㄞˊ成语繁体:萅去夏來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秋去冬来 成语用法: 作宾语、状语;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解释: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例子: 春去夏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英语翻译:summer succeeds spring 成语分字解释: “春

解释成语“夏屋渠渠”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夏屋渠渠: 拼音:xià wū qú qú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夏屋:高大的房子;渠渠:高大深广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成语分字解释: “夏” 的基本字义: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中国朝代名:~代。

解释成语“春夏秋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春夏秋冬: 拼音:chūn xià qiū dōng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 成语解释: 指四季或一年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成语例子: 钱钟书《围城》:“好比女人穿中西各色春夏秋冬的服装,做出支颐扭额、行立坐卧种种姿态,照成一张

解释成语“冬裘夏葛”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冬裘夏葛: 拼音:dōng qiú xià gě成语简拼:dqxg发音:(\"xxzl.com.4080136512292\");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泛指美服 成语解释: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成语出处: 《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成语例子: 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