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3热度
- 0评论


谲而不正:
拼音:jué ér bù zhèng
成语简拼:jebz
发音:("xxzl.com.40806302713349");
成语繁体:譎而不正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反义词:光明正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狡诈
成语解释: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成语分字解释:
“谲” 的基本字义:
欺诈,玩弄手段:~诈(奸诈)。诡~(a.奇异多变;b.离奇古怪;c.诡诈,狡诈)。狡~。
含有
“谲” 的成语:
诡谲怪诞
波谲云诡
恢诡谲怪
奸狡诡谲
诡谲无行
云谲波诡
主文谲谏
雷奔云谲
潜形谲迹
谲而不正
诡谲多变
“而” 的基本字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含有
“而” 的成语:
泥而不滓
墙面而立
神而明之
顺非而泽
同年而校
同日而论
望屋而食
无德而称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毋翼而飞
析骨而炊
言而不信
一呵而就
尤而效之
鱼贯而出
鱼烂而亡
韫椟而藏
择地而蹈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
“正” 的基本字义: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含有
“正” 的成语:
量凿正枘
守正不挠
正本澄源
正大堂煌
正法直度
正冠纳履
正己守道
正容亢色
正色直绳
正视绳行
正言厉颜
直言正谏
正色危言
正身率下
正身明法
正声雅音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中正无邪
中正无私